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叶赛宁诗歌的意象艺术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审美意象中“情”对“景”的辐射中国古典美学认为,“情”与“景”的统一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从叶赛宁一生创作的诗篇中可以看出他所有的审美意象中的“景”,都受到他特有的复杂之“情”的强烈幅射,从而形成了他独特而浓郁的抒情风格。由于“情”在诗歌中的巨大作用。
作者
赵东方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Z1期52-76,共25页
Foreign Literatures
关键词
叶赛宁诗歌
基本结构
田野
审美意象
天空
意象派
意象艺术
俄罗斯
祖国
形成
分类号
I1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1
朱凌,林金玲.
叶赛宁诗歌中月亮形象的色彩寓意[J]
.外语教学,1998,19(3):62-65.
被引量:1
2
张晓东.
花非花──浅析俄国象征派诗歌中通感的运用[J]
.俄罗斯文艺,1999(1):37-38.
被引量:2
3
王雅娟.
野花的绽放,泥土的芳香——叶赛宁乡村诗意象分析[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52-53.
被引量:1
4
刘丽辉.
叶赛宁诗歌创作个性特征研究[J]
.理论观察,2008(3):130-131.
被引量:1
5
赵颖.
解读叶赛宁诗歌中的乡村罗斯意象[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93-9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刘美颜.
叶赛宁诗歌“通感”的艺术手法[J]
.枣庄学院学报,2012(1):66-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赛.
浅论抒情诗人叶赛宁的诗[J]
.长安学刊,2021,12(2):44-46.
1
刘伟,王颖.
叶赛宁诗歌的生态意识[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28-30.
被引量:1
2
吴凤翔,师彩霞.
叶赛宁:找不到归宿的悲剧[J]
.大家,2011(3):23-23.
3
邓国琴.
试论叶赛宁诗歌的现代意识[J]
.时代文学,2008(11):128-130.
4
崔淑琴.
谈海子、叶赛宁诗歌创作风格[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109-112.
5
赵颖.
解读叶赛宁诗歌中的乡村罗斯意象[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93-96.
被引量:2
6
梁爱菊.
叶赛宁诗歌的历史命运[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7(4):123-128.
被引量:1
7
王守仁.
叶赛宁与中国[J]
.国外社会科学,1994(3):23-27.
被引量:1
8
任昕.
浅论叶赛宁诗歌的自然主题[J]
.国外文学,1997(2):121-126.
被引量:2
9
刘洪波.
聚焦叶赛宁,回眸普希金[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S1):144-147.
10
姜燕晓.
浅谈叶赛宁诗歌“夜”之意象的运用[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0(4):97-97.
国外文学
1990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