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探讨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是我国法学界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理论依据、适用范围、认定标准、数额确定等问题作一探讨。一、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依据对于财产损害给予物质赔偿,人们是能够理解的,但对于精神损害给予物质赔偿,
作者
王启庭
王凤红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09-115,共7页
China Legal Science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精神利益
受害人
物质赔偿
适用范围
侵权行为
民法通则
损害行为
可得利益
认定标准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9
1
冀凤丽,崔建远.
试论对精神损失的赔偿[J]
.社会科学,1987(4):33-37.
被引量:10
2
吕彦.
应当实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J]
.现代法学,1988,10(5):52-53.
被引量:3
3
舒炼.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J]
.法学评论,1988,6(1):66-69.
被引量:3
4
[2]杨立新等.侵害损害赔偿[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5
[5]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6
.《民法通则》第119条[Z].,..
7
.《牛津法律大辞典》[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81页.
8
.《民法通则》第120条[Z].,..
9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10
关今华编著.《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第526—527页,第533—534页
引证文献
4
1
盛黎明.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4):66-68.
被引量:2
2
胡惠英,李克荣.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依据[J]
.河北法学,2001,19(6):157-158.
被引量:5
3
孙美兰.
精神损害概念探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1):85-92.
被引量:4
4
关今华.
法人人格权及其损害赔偿[J]
.法学研究,1991,13(6):45-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阳高峰,李文学.
试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1):71-74.
2
孙运利.
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45-47.
3
姜梅.
论社会统计调查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中的作用[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12(3):39-42.
被引量:2
4
谭文丽,马柳颖.
论我国民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131-133.
被引量:1
5
王太平,盛劲松.
驳精神损害赔偿限额论[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1):66-70.
被引量:3
6
王小波.
精神损害赔偿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3):105-106.
7
郭英华.
校园外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关于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项目的探讨[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2):21-24.
被引量:2
8
汤卫松.
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建构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价值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7(05X):293-294.
9
银福成,王银霞.
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6):90-93.
10
涂晓军.
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湖北社会科学,2011(3):135-137.
被引量:4
1
许兰亭.
犯罪分子用什么来赔偿受害者[J]
.法律与生活,2001(12):53-55.
被引量:2
2
邢琳.
浅议我国轻伤害刑事和解制度的弊端[J]
.法制与社会,2006(19):85-86.
3
周其华.
论被害人合法权利的法律保护[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2):91-96.
被引量:7
4
胡耀东.
试论法律规范中对人造成精神损害而提出的赔偿诉求[J]
.粮食问题研究,2014(6):22-25.
5
王彬林.
浅议精神损害的物质赔偿[J]
.江汉大学学报,1999,16(5):117-118.
6
万由伟.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2):70-72.
被引量:3
7
刘进.
试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责任方式[J]
.社会科学家,1998,13(S1):55-57.
被引量:2
8
徐岚.
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7,20(1):45-46.
9
王景龙.
被害人请求赔偿,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更为经济便捷[J]
.老年人,2005(9):43-43.
10
陈建生,唐春兰,赵柯山.
浅谈附带民事诉讼的实际运用[J]
.青海检察,2000(3):25-26.
中国法学
199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