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陈奂生系列小说轨迹勘探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历尽坎坷之路的高晓声,在他重返文坛之后,首先奉献给读者的作品,就是一组有着浓郁乡村气息和鲜明时代感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由《“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和《陈奂生包产》等四个短篇组合而成的系列化小说,或堪称为高晓声近十年小说创作的“拳头产品”。文学创作需要有坚实的生活根底,也需要有突发性的灵感火花。
作者
朱招荆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78-84,共7页
关键词
陈奂生
系列小说
高晓声
陈奂生上城
李顺
转业
勘探
农村经济改革
作家
负信息
分类号
C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高晓声.
谈谈有关陈奂生的几篇小说[J]
.文艺理论研究,1982(3):24-30.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3
1
许廷顺.
高晓声的“糊涂话”[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0(1):228-239.
被引量:2
2
张荣翼.
文学:在对话框架中呈现的状貌[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4):34-40.
3
张荣翼.
文学史研究的三重视点的关系[J]
.人文杂志,2011(2):94-100.
4
王彬彬.
高晓声与高晓声研究[J]
.扬子江(评论),2015(2):5-20.
被引量:8
5
张春红.
高晓声文学年谱(续2)[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3):22-27.
6
闫作雷.
从启蒙到政治经济学——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再解读[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79-86.
被引量:7
7
戴哲.
城市化视域中的《陈奂生上城》——1980年代乡村故事的转折和隐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12):163-174.
被引量:2
8
方岩.
文学史幽暗处的高晓声——兼谈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代表作”问题[J]
.文学评论,2019,0(1):76-84.
被引量:2
9
贾鲁华.
1980年代“城乡分立”视域中的乡村叙事探析[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2):36-43.
10
王布新.
经验危机与主体重建——文学史过渡视野中的“陈奂生”[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3):44-4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刘旭.
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J]
.文学评论,2008(3):182-187.
被引量:12
2
约翰.契纳雷,柯力.
高晓声创作简评[J]
.当代外国文学,1985,6(1):192-194.
被引量:3
3
时汉人.
高晓声和“鲁迅风”[J]
.文学评论,1984(4):37-46.
被引量:9
4
周勃.
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读后[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8(1):97-103.
被引量:3
5
高晓声.
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J]
.文艺研究,1981(1):11-17.
被引量:12
6
王尧.
“陈奂生战术”:高晓声的创造与缺失——重读“陈奂生系列小说”札记[J]
.小说评论,1996(1):72-75.
被引量:16
7
朱青.
高晓声的语调──读《陈奂生上城出国记》[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8(2):106-111.
被引量:2
8
王开阳.
贵在别具一格——评高晓声的两篇小说[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13(3):48-51.
被引量:1
9
钱中文.
《青天在上》与高晓声文体[J]
.文学评论,1989(4):78-86.
被引量:9
10
栾梅健.
高晓声近作漫评[J]
.当代作家评论,1988(3):88-9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刘蓓.
新时期高晓声小说研究综述[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18(1):52-54.
被引量:1
2
李徽昭.
高晓声小说研究综述与展望[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759-763.
被引量:1
3
高云书.
一曲小人物的悲欣之歌——论小说《陈奂生上城》[J]
.新西部(理论版),2008(10):143-143.
4
王爱军.
论高晓声乡土小说中的“他审/自审”意识[J]
.电影文学,2009(22):116-117.
5
马晗敏.
浅谈《陈奂生上城》的叙事风格[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12):44-4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春红.
高晓声文学年谱(续1)[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5):21-27.
2
张香萍.
试论聊斋与高晓声小说创作的关系[J]
.文教资料,2014(21):12-13.
1
阎纲.
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4):28-38.
被引量:26
2
陈聿岚.
失落的现代青春图腾[J]
.现代交际,1994(12):24-25.
3
王开阳.
贵在别具一格——评高晓声的两篇小说[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13(3):48-51.
被引量:1
4
周勃.
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读后[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8(1):97-103.
被引量:3
5
王崇志.
谈《陈奂生上城》的语言[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Z1):115-118.
6
张绍兰.
促使人们的心灵完美起来——读《陈奂生上城》[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107-109.
被引量:1
7
琚金民.
我搅了女儿的“骗”局[J]
.少年儿童研究,2013(1):29-29.
8
编文.
浅谈人际关系[J]
.天风,2008(23):39-39.
9
Mr.虫 弗里德里希.
《四个半朋友》系列小说[J]
.少年大世界(小学4-6年级),2009(3):56-57.
10
郑祥安.
接受美学与陈奂生系列小说[J]
.天津师大学报,1986,6(5):60-63.
被引量: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