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花关索传》和《义勇辞金》杂剧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花关索传》这套《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的第一册为《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传等四种》,分为四集,在其前集《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的末尾,刊有“成化戊戌仲春,永顺书堂重刊”二行文字。成化戊戌为公元1478年。如果我们承认《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就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那就是说它的成书时间反倒要比《花关索传》的“
作者
张志合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5期24-27,共4页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关索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志平话》
杂剧
张飞
成书年代
义勇
三国故事
成化
曹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1
刘道恩.
略论莽张飞形象的诞生——从章学诚的一则评论说起兼论及《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时代[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5):61-67.
被引量:1
2
章培恒.
关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小注的作者[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3):173-183.
被引量:3
3
杜贵晨.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及今本改定年代小考[J]
.中华文化论坛,1999(2):43-47.
被引量:9
4
李修生.
论罗贯中[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8(1):59-64.
被引量:1
5
文中.
《三国演义》非明清小说[J]
.文艺理论研究,1980(3):192-192.
被引量:2
6
袁世硕.
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J]
.东岳论丛,1980,1(3):28-35.
被引量:14
7
张志合.
管窥锥指说“玉带”——《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一证[J]
.殷都学刊,1992,13(2):70-72.
被引量:2
8
张志合.
《录鬼簿续编》作者考辨[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1(6):79-84.
被引量:2
9
王利器.
罗贯中高则诚两位大文学家是同学[J]
.社会科学战线,1983(1):286-289.
被引量:5
10
李伟实.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弘治初年[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35(4):85-9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韩伟表.
罗贯中籍贯研究述评─—《三国演义》文献学研究之一[J]
.中华文化论坛,2001(1):70-74.
被引量:2
2
韩伟表.
《三国演义》成书年代和作者生活时代研究述略──《三国演义》文献学研究之一[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2):45-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邵彦.
隐喻的纪实——《关羽擒将图》的主题与功用[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6):79-98.
被引量:2
2
邹晓华.
论运河文化对《三国演义》成书的影响及价值意义[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38(5):103-108.
3
李奎,王相元.
新中国七十年《三国演义》学术研究史探析——基于CNKI数据库的数理统计[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7(7):14-23.
4
苗怀明.
罗贯中史料发现、整理与研究的观察和思考[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1-10.
1
南京六朝博物馆《千古风流》讲述三国故事[J]
.社区,2014(23).
2
见义勇“吼”受奖励[J]
.政府法制,2006(06X):1-1.
3
鄢烈山.
勿恃义勇追穷寇[J]
.社会观察,2010(2):37-38.
4
黄祖泗.
人啊,你为何这般无动于衷?——当今公众冷漠现象透视[J]
.教育艺术,1994,0(1):39-40.
5
薛若邻.
关索考略[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6(1):60-64.
被引量:1
6
张瑛.
帮平庸的上司一把[J]
.中国新时代,1999(2):48-49.
7
麦兴桥.
领导的含义——介绍《领导力的挑战》一书[J]
.公关世界,2004(8):46-46.
8
苏盛华.
观三国话人才[J]
.秘书,1995(7):25-25.
9
范义勇:扎根农业献青春[J]
.中国人才,2009(9):39-39.
10
沈伯俊.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53-55.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