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四兽因缘》考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藏经洞发现的古代讲唱文学写本,为数甚丰,已先后被汇成录文专集问世。研究敦煌文学的论文和专著也蔚为大观,成果斐然。唯四兽因缘这篇短文,尚未见有专文论及。四兽因缘是个佛教题材的变文,它与其它几个变文合写于同一卷本内。此卷被伯希和掠走,今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编号为P.2187。本文被收入王重民等先生合编的《敦煌变文集》卷七。
作者
马世长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9-26,共8页
Dunhuang Research
关键词
本生故事
敦煌变文
伯希和
佛教典籍
壁画
汉文佛典
克孜尔石窟
敦煌写本
僧人
和尚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9
1
钟妍.
莫高窟壁画中的象舆图像研究[J]
.中国美术研究,2020(1):52-58.
被引量:2
2
张先堂.
S.4654晚唐《莫高窟纪游诗》新探[J]
.敦煌研究,1997(3):126-137.
被引量:2
3
张国刚.
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文书的研究——论“邸报”非古代报纸[J]
.学术月刊,1986,18(7):57-62.
被引量:30
4
夏名采.
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J]
.文物,1985(10):49-54.
被引量:54
5
许英国.
略论《格萨尔王传》的演唱形式与唐代变文的关系[J]
.青海社会科学,1985(2):79-83.
被引量:4
6
夏鼐.
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J]
.考古学报,1963(1):45-76.
被引量:86
7
俞伟超.
东汉佛教图像考[J]
.文物,1980(5):68-77.
被引量:104
8
文焕然,何业恒,江应樑,高耀亭.
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J]
.思想战线,1979,5(6):43-57.
被引量:36
9
罗哲文.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J]
.文物,1961(Z1):44-55.
被引量:56
10
郑炳林.
《索崇恩和尚修功德记》考释[J]
.敦煌研究,1993(2):54-6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7
1
钱光胜.
试论《目连救母变文》与《格萨尔》“地狱救妻”、“地狱救母”的关系[J]
.西藏研究,2008(5):54-62.
被引量:2
2
齐陈骏,寒沁.
河西都僧统唐悟真作品和见载文献系年[J]
.敦煌学辑刊,1993(2):5-15.
被引量:16
3
伏俊琏.
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文学[J]
.河西学院学报,2012,28(6):28-31.
4
张兴华.
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文学活动系年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3):111-122.
5
王树平,包得义.
敦煌变文《四兽因缘》考论[J]
.中华文化论坛,2020(3):62-70.
被引量:1
6
戴卫红,章泽玮.
从世俗到宗教:汉魏南北朝大象图像的转型[J]
.美术大观,2023(7):51-63.
被引量:1
7
吕昂.
麦积山石窟第142窟正壁上部悬塑考[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4):46-49.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黄京.
法藏敦煌文獻P.3720文本的製作復原及其性質研究[J]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21(2):164-177.
2
张久献,段小强.
晚唐五代敦煌寺院与中原田庄比较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05(2):32-37.
被引量:1
3
杨富学.
少数民族对古代敦煌文化的贡献[J]
.敦煌学辑刊,2005(2):85-99.
被引量:12
4
郑炳林,魏迎春.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僧尼违戒——以饮酒为中心的探讨[J]
.敦煌学辑刊,2007(4):25-40.
被引量:6
5
李军.
唐大中二年沙州遣使中原路线献疑[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20(1):100-105.
被引量:6
6
孙宁.
中古时期敦煌僧官升迁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3-145.
7
孙宁.
归义军时期敦煌僧官的选擢因素[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0-88.
被引量:2
8
史淑琴,王东.
晚唐敦煌吐蕃居民宗教地位变迁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3(4):181-184.
9
白玉冬.
沙州归义军政权大中五年入朝路再释[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37(1):83-87.
被引量:2
10
张兴华.
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文学活动系年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3):111-122.
1
李庆玲,王春瑜.
笔走古今天地间——王春瑜访谈录[J]
.杂文选刊(下半月),2012,0(9):60-61.
2
任伟.
敦煌写本碑铭赞文用典考释(二)[J]
.河西学院学报,2012,28(4):35-40.
被引量:1
3
祁朝丽.
陈监先之傅山研究略谈[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30(3):127-129.
4
霍雪松,陈楠.
漫漫人生路 浓浓书画情——访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3):118-120.
5
何国栋.
敦煌讲唱文学的历史贡献[J]
.寻根,2000(4):28-30.
6
孟嗣徽.
故宫藏日本佛教绘画[J]
.紫禁城,2002,0(3):14-19.
7
彭杰.
日本大谷探险队所获汉文佛典与龟兹汉风壁画[J]
.西域研究,2008(3):59-68.
被引量:2
8
郑炳润.
敦煌佛教故事类讲唱文学所见净土宗与禅宗[J]
.敦煌研究,1999(2):146-158.
被引量:1
9
陈秀兰.
“五轮投地”来源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4):72-72.
10
何剑平.
北1321v(昃050)《维摩经解(拟)》考——兼论其俗信仰特色[J]
.敦煌学辑刊,2011(4):21-31.
被引量:3
敦煌研究
198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