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郭沫若史学研究中的科学意识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中国的文化巨人郭沫若,是本世纪一位极其活跃的史学家.本文拟就《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史学论集》、《李白与杜甫》、《历史人物》这七部书中所体现的科学意识,分析郭沫若史学研究的个性特征及其在史学发展史上的认识意义.
作者
李国祥
张三夕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文献学所
出处
《江汉论坛》
1988年第4期61-66,共6页
关键词
奴隶制
青铜时代
历史人物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
史学家
历史研究
考古学
奴隶社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1
林甘泉.
郭沫若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J]
.历史研究,1992(2):20-37.
被引量:3
2
黄烈.
郭沫若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的影响[J]
.历史研究,1992(2):38-52.
被引量:2
3
金景芳.
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上)[J]
.历史研究,1979(2):48-57.
被引量:8
4
侯绍庄.
怎样理解郭沫若同志的古代史分期学说——兼评金景芳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J]
.历史研究,1979(8):42-55.
被引量:3
5
侯外庐.
深切悼念郭沫若同志[J]
.历史研究,1978(7):3-6.
被引量:5
6
谷辅林.
郭沫若的孔子研究[J]
.齐鲁学刊,1986(6):46-53.
被引量:2
7
容庚.
怀念郭沫若同志[J]
.学术研究,1978(4):12-13.
被引量:4
8
夏鼐.
郭沫若同志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卓越贡献——悼念郭沫若同志(1892—1978)[J]
.考古,1978(4):217-222.
被引量:11
9
黄永年.
评郭沫若同志的武则天研究[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9(3):31-42.
被引量:6
10
于省吾.
忆郭老[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18(4):2-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周书灿.
改革开放以来郭沫若史学研究的走向与趋势[J]
.郭沫若学刊,2020(4):15-25.
2
朱乐景.
傅斯年、郭沫若史学方法比较研究[J]
.今古文创,2023(31):62-64.
1
翁植耘.
“青铜时代”、“十批判书”里的书签[J]
.社会科学,1983(7):83-83.
被引量:1
2
范中,寇世琪.
科技意识与市场经济[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8(2):40-45.
3
周光庆.
试论《周易》中的歌诗[J]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2(4):119-125.
被引量:2
4
张永庆.
领导者要具有社会科学意识[J]
.青海社会科学,1992(2):6-9.
5
田久川.
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学习郭老的治学精神[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2):18-20.
6
金韦.
“坎坎伐轮”辨[J]
.学术研究,1979(3):66-66.
7
金天明,龙平平.
论吴文藻的“民族学中国化”学术思想[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3(2):30-35.
被引量:13
8
山而.
一部研究古代社会形态问题的专著——《古代社会形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4(2):176-177.
9
俞景玮.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性质和职能[J]
.青海社会科学,1987(6):7-12.
10
齐鹏,韦婧.
科学发展中的领导干部科学意识问题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38-40.
被引量:1
江汉论坛
198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