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三大改造对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的两重作用 被引量:10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工业化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我国于1953年至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与此同时,提出并实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作用如何?是否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这是探讨和评价三大改造的一个基本标准。本文试图从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分析三大改造在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与之相辅相悖的两重作用,力求把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作些探讨。一、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和三大改造的提出 1949年,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严重任务。在建国头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与此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是: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工合作。
作者 董志凯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6-61,共6页 CPC History Studi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12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