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孔望山摩崖造像杂考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孔望山摩崖造像自1980年确认有佛教内容后,学者们发表了不少论文。其中,相当一部分把造像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实际上,孔望山摩崖造像内容既不一致,时代也不相同。
作者
吴焯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63-77,共15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孔望山摩崖造像
佛教传播
佛教造像
佛像
贵霜
交趾
佛教内容
西域
印度佛教
佛教徒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1
温玉成.
孔望山摩崖造像内容试析[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85(0):27-32.
被引量:5
2
章巽.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M]商务印书馆,1986.
3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中华书局,1955.
共引文献
4
1
李传江,赵传荣.
从孔望山石刻艺术看我国上古时期的吹奏乐器[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1):98-100.
2
李传江.
孔望山摩崖石刻研究三十年[J]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0):100-103.
被引量:1
3
李凇.
论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不是道教[J]
.美苑,2013(2):76-82.
被引量:3
4
宗霞.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群题材再探[J]
.今古文创,2021(37):98-9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5
1
吴廷璆,郑彭年.
佛教海上传入中国之研究[J]
.历史研究,1995(2):20-39.
被引量:40
2
温玉成.
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J]
.敦煌研究,1999(1):159-170.
被引量:57
3
丛德新,罗志宏.
重庆巫山县东汉鎏金铜牌饰的发现与研究[J]
.考古,1998(12):77-86.
被引量:71
4
阮荣春.
孔望山佛教造像时代考辩[J]
.考古,1985(1):78-87.
被引量:9
5
王仲殊.
论吴晋时期的佛像夔凤镜——为纪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而作[J]
.考古,1985(7):636-643.
被引量:25
6
何志国,朱俊辉,黄全祥,曾国明.
绵阳市出土摇钱树述考[J]
.四川文物,1999(2):19-24.
被引量:19
7
王克荣,蒋廷瑜.
广西西林县普驮铜鼓墓葬[J]
.文物,1978(9):43-51.
被引量:63
8
丁义珍.
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J]
.文物,1981(7):1-7.
被引量:32
9
俞伟超,信立祥.
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考察[J]
.文物,1981(7):8-15.
被引量:35
10
阎文儒.
孔望山佛教造像的题材[J]
.文物,1981(7):16-1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5
1
吴焯.
佛教蜀身毒道传播说质疑[J]
.东南文化,1992(5):159-168.
被引量:4
2
黄丽.
佛像与世相:南昌市晋墓出土佛教造像金戒指略说[J]
.南方文物,2009(2):147-148.
被引量:2
3
李凇.
论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不是道教[J]
.美苑,2013(2):76-82.
被引量:3
4
费泳.
汉代铜人像和佛像初传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6):127-132.
5
何志国.
论早期佛像在长江流域的传播——以汉晋考古材料为中心[J]
.东南文化,2004(3):27-32.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李慧君.
湖南津市东晋墓出土持莲青铜俑身份再研究[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0(1):372-382.
被引量:1
2
吴虹.
汉地二至六世纪佛像神圣观念新探[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5):64-74.
被引量:3
3
何志国.
四川早期佛教造像滇缅道传入论——兼与吴焯先生商榷[J]
.东南文化,1994(1):107-117.
被引量:10
4
何志国.
“仙佛模式”和“西王母+佛教图像模式”说商榷——再论佛教初传中国南方之路[J]
.民族艺术,2005(4):96-105.
被引量:7
5
何志国.
论汉晋佛像的“佛神模式”[J]
.民族艺术,2007(3):99-106.
被引量:4
6
何志国.
印度佛像初传中国的阶段性与各阶段的传承性[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74-79.
被引量:11
7
李彤彤.
浅议堆塑罐[J]
.中国陶瓷,2010,46(6):87-90.
8
何志国.
鄂州三国佛像镜的学术意义[J]
.民族艺术,2010(2):109-112.
被引量:2
9
何志国.
论西南与湖北早期佛像的关系[J]
.敦煌研究,2011(4):15-20.
被引量:1
10
何志国.
评李正晓《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J]
.宗教学研究,2012(3):280-284.
被引量:1
1
丁明夷.
试论孔望山摩崖造像[J]
.考古,1986(10):940-949.
被引量:3
2
李洪甫.
孔望山造像中部分题材的考订[J]
.文物,1982(9):66-70.
被引量:6
3
温玉成.
孔望山摩崖造像内容试析[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85(0):27-32.
被引量:5
4
杨秀清.
千年历史入眼来(上)——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古代社会生活[J]
.文史知识,2017(1):108-114.
5
温玉成.
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总论[J]
.敦煌研究,2003(5):16-25.
被引量:17
6
步连生.
孔望山东汉摩崖佛教造像初辨[J]
.文物,1982(9):61-65.
被引量:8
7
云友.
孔望山摩崖造像学术讨论侧记[J]
.史学月刊,1981(5):97-97.
被引量:1
8
熊寿昌.
论鄂城出土的“佛像镜”及其相关问题[J]
.考古,1993(7):616-619.
被引量:2
9
丁义珍.
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J]
.文物,1981(7):1-7.
被引量:32
10
信立祥.
打开徐州汉文化之门的王恺先生[J]
.淮海文汇,2013(3):42-43.
文物
198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