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敦康、张立文、冯契、潘富恩评《中国伦理学说史》
被引量:1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5-47,共3页
China Book Review
同被引文献17
-
1冯契.论黄宗羲的“工夫所至即是本体”说[J].浙江学刊,1985(2):66-72. 被引量:2
-
2吴光.《明夷待访录》略考[J].浙江学刊,1985(2):73-74. 被引量:2
-
3钱明.黄宗羲与浙东学派学术讨论会述要[J].浙江学刊,1985(2):75-76. 被引量:1
-
4潘家森.全国首次宋明理学讨论会纪要[J].哲学动态,1981(12):1-8. 被引量:2
-
5杨正典.宋明理学讨论会纪要[J].哲学动态,1981(2):14-16. 被引量:1
-
6谷方.全国宋明理学讨论会在杭州举行[J].哲学研究,1981(11):76-78. 被引量:1
-
7立哲.宋明理学专题讨论会情况简述[J].哲学研究,1981(2):79-80. 被引量:1
-
8杨国荣.黄宗羲与王学[J].中州学刊,1987(5):46-50. 被引量:1
-
9金木.全国宋明理学讨论会观点简介[J].浙江学刊,1982(1):58-59. 被引量:2
-
10陈铭.宋明理学讨论会的论点简介[J].浙江学刊,1981(2):122-123. 被引量:1
-
1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中国哲学自信——纪念冯契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3).
-
2陈卫平.早年“恋人”的“回眸微笑”:文学创作与哲学创作——读增订版《冯契文集》第11卷的一点体会[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3):13-17. 被引量:1
-
3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中国哲学自信[J].学术界,2016(2).
-
4邓伟志.“大众导向”不是“民粹主义”[J].探索与争鸣,2016(9):42-45.
-
5罗安宪.整体与贯通——评《中国学术通史》[J].中国出版,2005(6):63-63.
-
6王建珂.也说通稿[J].青年记者,2012(22):99-99.
-
7金煜(口述),贾理智(整理).鉴定:还需知其所以然[J].中国收藏,2012(9):76-77.
-
8扬文.《中国伦理学说史》(上卷)出版[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5(4):96-96.
-
9陈志伟.“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6(1):65-66.
-
10伦理学创新和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J].新华文摘,2010(23):160-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