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兴:中国诗歌之本——中国诗歌的原型研究之一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兴",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个聚众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尽管两千多年来对"兴"的解释歧义百出,却大体上没有跳出儒家诗教的藩篱、始终局限在一个极其狭隘的范围内.令人兴奋的是,最近几年一批对"兴"的研究怀有浓厚兴趣的海内外学者,开始突破儒家诗教的限定与经学方法的迷雾,从不同的侧面对"兴"的本义和它蕴含着的内在精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兴"
作者
刘传新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4-69,共6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中国诗歌
儒家诗教
集体歌舞
中国古代诗歌
原型
毛诗序
原始人类
现当代
诗歌作品
原始诗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3
1
涂元济.
“兴”与原始思維[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46-52.
被引量:4
2
张枣.
危险旅行——当代中国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J]
.上海文学,2001(1):74-80.
被引量:55
3
论语·泰伯[J]
.云南画报,2010(6):36-45.
被引量:57
4
张朝柯.
诗经诗的“兴”及其起源[J]
.文学遗产,1957(A02):39-45.
被引量:1
5
王泽龙,钱韧韧.
现代汉语虚词与胡适的新诗体“尝试”[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3):134-147.
被引量:8
6
《中庸》第十三章[J]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2015,0(5):88-91.
被引量:10
7
陈东东.
张枣:我要衔接过去一个人的梦[J]
.收获,2015,0(3):120-134.
被引量:3
8
敬文东.
兴与感叹[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0-103.
被引量:5
9
敬文东.
感叹与诗[J]
.诗刊,2017,0(4):64-68.
被引量:5
10
敬文东.
词语:百年新诗的基本问题——以欧阳江河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10):12-2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3
1
傅道彬.
“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J]
.学习与探索,2006(5):123-134.
被引量:6
2
刘毓庆.
《诗》学之“兴”的还原与背离[J]
.文学评论,2008(4):20-28.
被引量:10
3
敬文东.
味与诗——兼论张枣[J]
.南方文坛,2018(5):5-15.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于化龙.
经学的象征还是文学的隐喻?——刘勰之“兴”新论[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4).
2
赵茂林.
《毛传》标兴的阐释动机与历史渊源[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3(2):252-271.
3
陈纪然.
东南孔雀飞何远——论《孔雀东南飞》的远离意蕴[J]
.北方论丛,2007(6):4-7.
被引量:5
4
张庆利.
《三礼》文学研究述评[J]
.北方论丛,2008(5):31-36.
被引量:1
5
陈良中.
终极关怀、研究能力培养与知识结构的完善——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5):143-146.
被引量:1
6
龚世学.
论符瑞兴象诗歌[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1):60-65.
7
王彤.
论“诗可以观”中“观”的神秘色彩[J]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98-100.
8
向天华.
直觉与顿悟:古典美学中的感兴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6):104-108.
被引量:2
9
刘顺.
郑《笺》、孔《疏》与朱熹《诗集传》“兴”论略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2(2):151-155.
被引量:1
10
赵聃.
20世纪以来朱熹经学与文学研究综述[J]
.文艺评论,2015(6):26-31.
1
索加本.
《格萨尔王传》中的宗教原型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2(3):75-87.
2
王克平.
从韩国古典诗话看儒家诗教之印迹[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2):89-91.
被引量:1
3
王连城.
《诗经·小星》新探[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4(5):48-49.
4
秦绍培,苏华.
陈子昂评价断想——陈子昂评价再质疑兼谈古典文学研究问题[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1(2):61-65.
被引量:1
5
甘运杰.
原始社会氏族生活的画卷——谈美国印第安人原始诗歌[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2(3):44-51.
被引量:1
6
刘锡诚.
跨学科研究的尝试——评孙新周《中国原始艺术符号的文化破译》[J]
.民间文学论坛,1998(4):76-77.
7
毛毓松.
儒家诗教是“政教工具论”吗?——与王启兴同志商榷[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5(4):23-29.
8
曾铎.
两汉诗论中的美学思想[J]
.江西社会科学,1986,6(4):105-107.
9
高亨.
诗经邶风新解(下)[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S4):48-65.
10
张启成.
《豳风·七月》的作者及其思想倾向[J]
.贵州社会科学,1986(8):33-36.
被引量:2
东岳论丛
198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