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言志求善到言情求美的过渡——中唐诗的心理表现及其地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诗到中唐,发抒个人感受、情绪的成份比前代更多。试以一些著名的诗派和大家为例,便可见大端。一、突破“象”而直抒其情我国古典诗歌至唐,在表情达意的方法上颇有变化。受诗教说影响,先秦诗多比物拟义,“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六朝以来,意蕴于象、情景交融的诗作渐多,至唐蔚为大观。意从“象”的仆从变为观照,反映了历史条件的变化使美学、哲学渐入自觉时代,人的感性的、情感的主体一面在审美活动中得到强调,这无疑是诗艺之一进。然而,唐代既有开放的气象。
作者 卢燕平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69-76,共8页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