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北曲形成的文化生活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蕃曲的传播,是南北曲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不仅仅是某种音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机械转移,而是发生于宋元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中的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必然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作者
蔡际洲
机构地区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2-129,共8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南北曲
文化生活
宋元时期
历史背景
文化现象
形成过程
时间和空间
历史原因
蕃曲
音乐文化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43
1
王福利.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收元达达曲名考[J]
.语言科学,2003,2(2):73-90.
被引量:6
2
袁静芳.
乐种的考察步骤与方法[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3):60-67.
被引量:6
3
刘正维.
二黄腔论源[J]
.音乐研究,1986(1):75-91.
被引量:6
4
张九.
关于西皮腔的起源与发展[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4):5-14.
被引量:4
5
王震亚.
京剧《玉堂春》音乐分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1):3-16.
被引量:9
6
刘正维.
论四截式与回归式板式变化体[J]
.中国音乐学,1999(1):88-98.
被引量:11
7
高兴.
黄翔鹏先生音乐史学思想研究[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56-63.
被引量:2
8
冯光钰.
戏曲声腔的传播[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3):20-27.
被引量:7
9
蔡际洲.
京剧抒情性唱段句幅变化的统计学研究[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3):28-35.
被引量:9
10
刘承华.
古琴的文化审美内涵[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2):34-41.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6
1
蔡际洲.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角度[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78-83.
被引量:18
2
田同旭.
论古代戏曲音乐的形成和民族文化融合[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5):30-35.
被引量:11
3
时俊静.
元曲中的北地番曲曲牌[J]
.民族文学研究,2012,30(3):118-125.
被引量:3
4
蔡际洲,胡建.
当代戏曲音乐研究概观(1950-2011)——来自“中国知网”的研究报告[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31(4):14-21.
被引量:10
5
夏侯玲玲.
中国戏曲音乐“唱腔分析”的文献研究现状及“唱腔分析”含义引发的思考[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1):84-89.
被引量:1
6
杨冬冬.
试论南昆、北昆音乐风格的形成与语言方音的关系[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2):32-51.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黎咏棋.
客筝鸣古韵 术问求新知——“客家筝”研究现状述评[J]
.岭南音乐,2021(5):77-80.
2
蔡际洲.
音乐研究的角度[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2):34-39.
被引量:5
3
蔡际洲.
新时期以来武汉音乐学院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关于学科发展的回顾与研究特色的思考[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1):10-20.
被引量:2
4
蔡际洲,许璐.
鄂州牌子锣的变迁[J]
.中国音乐学,2008(4):5-13.
被引量:8
5
吴玉堂.
保护传统音乐的有效措施之一——将地方音乐融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1):56-57.
被引量:5
6
黄晋烨.
从曾侯乙编钟论传统美术表现技法[J]
.湖北社会科学,2011(4):188-190.
被引量:3
7
乔建中.
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
.音乐研究,2011(3):5-18.
被引量:63
8
黄妙峰.
从戏曲发展的角度谈戏曲改革的重要性[J]
.中国外资,2011(23):73-73.
9
赵娜.
山东胶州秧歌的早期形态及发展[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6):75-77.
10
宋明海.
浅析我国戏曲音乐的创新发展与实践[J]
.中国科技博览,2012(26):304-304.
1
朱华.
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对20篇民族音乐学论文进行综述[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73-76.
被引量:1
2
周建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综论[J]
.艺术百家,2013,29(6):282-283.
3
孙胜华.
论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0(4):38-39.
4
张琳,邱秀伟,田常昊.
放逐的青春——解读《青红》[J]
.电影文学,2007(16):32-33.
5
戴家峰.
传统审美意识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冲突[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5):161-163.
被引量:3
6
刘利强.
特定历史背景下解读画家与其作品[J]
.时代教育,2012(21):153-153.
7
孙瑜.
工乎?匠乎?关乎画品——由明清画论透析传统文人眼中的西洋画[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1-6.
被引量:2
8
张振涛.
国歌的音色[J]
.人民音乐,2010(10):82-83.
被引量:1
9
闾文娴.
阉人歌手的历史分析与反思[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6):51-52.
被引量:4
10
张敏.
论中西融合下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4):82-82.
被引量:3
中国音乐学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