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硕特”名称的由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和硕特部落的祖源及其名称,有很多中外学者作过不同的解释和猜测。本人在拜读了有关和硕特研究的论文、资料和书籍后,也对此问题发生了兴趣,现提出个人的一些意见,请方家指教。 一、中外学者关于“和硕特”名称由来的研究概述 俄国蒙古学者怕·帕拉斯认为,和硕特部落与乌兹别克族打仗时冲锋在前英勇善战。
作者
斯琴巴特尔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3年第2期49-53,共5页
Qinghai Journal of Ethnology
关键词
和硕特部
兀良哈
部落名称
厄鲁特
祖源
孛儿只斤
史略
太师
穆尔
成吉思汗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K280.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7
1
汤代佳.
青海厄鲁特蒙古与清朝之早期关系述略[J]
.青海民族研究,2001,12(3):58-61.
被引量:2
2
任玉贵.
青海湖祭海活动[J]
.雪莲,2006(3):89-94.
被引量:1
3
佐藤长,孟秋丽.
青海卫拉特诸部落的起源[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11-19.
被引量:3
4
张永江.
罗卜藏丹津与达赖喇嘛[J]
.清史研究,1999(1):106-108.
被引量:3
5
郝苏民.
卫拉特蒙古及其民间文学的研究——关于开拓蒙古民间文艺学一个分支的设想[J]
.西北民族研究,1986(0):233-243.
被引量:2
6
蒲文成.
试谈雍正“癸卯之乱”的历史渊源[J]
.西藏研究,1985(1):37-45.
被引量:2
7
蔡志纯.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与《青海史》评价[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1):104-107.
被引量:4
8
安应民.
浅析和硕特蒙古进据青藏地区的原因[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3(1):89-96.
被引量:2
9
玛.乌尼乌兰.
卫拉特蒙古族传统文学概述[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80-84.
被引量:1
10
汤代佳.
试析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原因[J]
.青海民族研究,1998,9(4):11-1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韩官却加.
青海蒙古族研究综述[J]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2013(1):271-2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僧格,王彦龙.
历史与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区域民族志--读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J]
.西北民族研究,2018,0(2):228-231.
1
乌云毕力格.
和硕特的起源与名称[J]
.青海社会科学,1988(5):103-107.
2
井上治.
村上正二著《蒙古帝国史研究》[J]
.蒙古学信息,1995(3):61-62.
3
米吉提.吐尔逊.
清朝对新疆的统一及其历史意义[J]
.克拉玛依学刊,1990(1):95-97.
4
赵学东.
蒙古和硕特部统治西藏述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44-52.
被引量:1
5
何幼琦.
论祝融及其后“八姓”[J]
.江汉论坛,1994(4):55-60.
6
沈菁菁.
中国古代朝代名称的来历[J]
.山东人大工作,1998(3):64-64.
7
甄丽娜.
卫姓[J]
.城色,2014,0(Z2):10-11.
8
乌云毕力格.
和硕特汗廷的建立过程[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9(4):70-74.
被引量:4
9
M.乌兰.
托忒文历史文献对西方史学的影响——以帕拉斯《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为中心[J]
.民族研究,2011(3):69-73.
被引量:1
10
王生江.
土尔扈特蒙古畜牧业经济的恢复及其意义[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57-63.
青海民族研究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