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外国使臣觐见礼节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各国的交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素重文明礼仪,向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积历代封建礼仪典制之大成,详订了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秩序。凡外国使臣来朝,均以宾礼相待。《清史稿》卷九一载:“无论属国、与国,要之,来者皆宾也。我为主人,凡所以将事,皆宾礼也。”
作者
秦国经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4-39,共6页
Palace Museum Journal
关键词
使臣
礼节
《清史稿》
文明礼仪
宾礼
国书
封建王朝
皇帝
40年
公使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928.74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1
罗志田.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J]
.历史研究,1999(1):103-119.
被引量:39
2
王洪运.
论外国公使觐见清帝制度的确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3):115-120.
被引量:3
3
马敏.
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步幅——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88(1):115-132.
被引量:26
4
江岳波.
晚清赴美参加圣路易斯博览会史料[J]
.历史档案,1987(4):22-33.
被引量:2
5
万依.
关于慈禧太后的称号[J]
.文献,1986(2):282-284.
被引量:1
6
宗成康.
近代外国使节觐见清帝问题交涉述论[J]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2(10):8-11.
被引量:1
7
李国荣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M]学苑出版社,2001.
9
刘笃龄点校,刘体智.异辞录[M]中华书局,1988.
10
(清)王彦威纂辑,王敬立.清季外交史料[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引证文献
2
1
闫强.
主客异位下的礼仪困境——光绪辛丑年中西外交中的礼仪争论[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28(4):22-29.
2
游佐徹,唐卫萍(译),宋武全(校).
慈禧太后的肖像画:Portrait与“圣容”[J]
.美育学刊,2017,8(2):63-7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唐卫萍.
论阐释“主体”的诞生——以王国维对“美术”概念的阐释为个案[J]
.江淮论坛,2021(4):30-37.
被引量:2
2
任平山.
仿佛维多利亚——近代中国图写英女王[J]
.美术学报,2024(4):12-19.
1
彭林.
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乡饮酒礼[J]
.文史知识,2002(10):96-106.
被引量:5
2
旺槐.
绕过父母这道坎[J]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2009(5):12-14.
3
徐正唯.
闲话清宫大内的规矩[J]
.文史天地,2004(7):56-58.
4
梁莹.
清入关前后谒陵礼仪的演变[J]
.黑龙江史志,2014(5).
5
刘雄.
从成立庆典礼仪看乙未“台湾民主国”的性质[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2):88-89.
6
荐书录[J]
.中外书摘,2009(10):46-46.
7
许忠陵.
必逢佳士亦写真——禹之鼎的画风[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2):87-93.
被引量:7
8
罗君.
十六国匈奴政权特点[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2):100-104.
被引量:7
9
刘荣升.
中国古人的名、字、号[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8(2):68-73.
被引量:7
10
林永匡,王熹.
以档证史 相得益彰——《清季中外使领年表》评介[J]
.历史档案,1987(1):131-132.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