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管当代文学的发展已经或者可能产生怎样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只要它最终是忠于现实的,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就不能不依然是决定作品成败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说到人物塑造,执不同文学观的人自有不同的理解与主张。但无论是坚持“典型论”,还是推行“符号学”,都得讲求文学创作的自身规律。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中间人物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之所以产生,之所以被批判,之所以影响深远,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而对于“十七年”小说中大批的、形象生动的、艺术魅力持久不衰的“中间人物”的再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能不再回到“写人”这个问题上。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1992年第5期33-37,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