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庄农日用杂字》看鲁中的农作和民俗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庄农日用杂字》是清末民初广泛流传于临朐、潍坊、安邱、昌乐、广饶、莱芜等山东中部地区的一部庄户书,当时深得人心,并成为启蒙教材。它不仅在山东广为流传,人们争相传抄背诵,同时,还流传于省外的许多地方,享有很高的声誉。本书的作者马益,字锡明,又字梅溪,山东省临朐县人。
作者
西敬亭
于桂英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
东大学马列教学部
出处
《民俗研究》
1991年第2期93-96,共4页
Folklore Studies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民俗
耕作技术
鲁中地区
农村生活
生动形象
山东省
清末民初
流传
重农思想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4
1
张志公.
试谈《新编对相四言》的来龙去脉[J]
.文物,1977(11):57-63.
被引量:15
2
瞿菊农.
中国古代蒙养学教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4):45-56.
被引量:14
3
于桂英,西敬亭.
《庄农日用杂字》注释[J]
.民俗研究,1991(2):97-103.
被引量:1
4
赵世瑜.
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的几点比较[J]
.史学集刊,1995(1):40-46.
被引量:19
5
聂鸿音,史金波.
西夏文《三才杂字》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2(6):81-88.
被引量:20
6
李令福.
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4):119-124.
被引量:15
7
王其和,谭景玉.
《庄农日用杂字》方言语词汇释[J]
.蒲松龄研究,2001(2):110-126.
被引量:1
8
王有英.
民间识字课本中的教化意蕴——“杂字”与社会教化[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2):78-82.
被引量:3
9
王其和.
《庄农日用杂字》方言语词补释[J]
.蒲松龄研究,2005(1):143-148.
被引量:3
10
(美)明恩溥(ArthurH.Smith)著,陈午晴,唐军.中国乡村生活[M]中华书局,2006.
引证文献
3
1
宋坤,邹蓓蓓.
太行山文书中民间识字教材“杂字”研究[J]
.河北学刊,2014,34(6):179-184.
被引量:5
2
王加华,赵春阳.
清中叶鲁中乡村民俗生活——以《庄农日用杂字》为中心的探讨[J]
.民俗研究,2009(3):112-126.
被引量:6
3
温海波.
杂字读物与明清识字问题研究[J]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21(6):101-10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宋坤,邹蓓蓓.
太行山文书中民间识字教材“杂字”研究[J]
.河北学刊,2014,34(6):179-184.
被引量:5
2
马春香.
太行山文书HTX01B140001号七言杂字残本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2016(6):192-197.
3
王建军.
传统社会民间蒙学读物——杂字文献研究述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2(5):110-117.
被引量:8
4
徐国莉,王建军.
西江流域疍家杂字方俗语词通释[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7(4):45-50.
被引量:2
5
李莉.
清中叶京津地区的女性民俗——以《霓裳续谱》为中心的探讨[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8(4):31-38.
6
王君君.
乡村振兴战略下清代鲁中杂字文献的价值研究[J]
.南方论刊,2019(4):82-85.
被引量:2
7
邹蓓蓓.
民间蒙书与家训:太行山文书家训类文献的分类、特点及意义[J]
.邯郸学院学报,2019,29(2):56-62.
8
温海波.
走向杂字整理的新境——从《清至民国岭南杂字文献集刊》说开去[J]
.广西社会科学,2020(6):125-130.
9
温海波.
杂字读物与明清识字问题研究[J]
.安徽史学,2021(4):26-33.
被引量:7
10
温海波.
杂字读物与明清识字问题研究[J]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21(6):101-108.
1
陈琮琪.
陈毅和粟裕之间的一段佳话[J]
.国防,2003(3):60-62.
2
王加华,赵春阳.
清中叶鲁中乡村民俗生活——以《庄农日用杂字》为中心的探讨[J]
.民俗研究,2009(3):112-126.
被引量:6
3
赵树国.
明清鲁中地区民间信仰特色及成因探析[J]
.邯郸学院学报,2010,20(2):67-72.
4
梅里布衣.
“放生河”流淌出的梅溪古镇[J]
.文化月刊,2011(2):80-83.
5
王狄,张勇.
武夷山里下梅村[J]
.IT经理世界,2006(19):141-146.
6
萧文贞.
我家有张北海票[J]
.山西档案,2005(2):51-53.
7
丹水颂英烈 方山立丰碑——刘智堂革命生涯事略[J]
.春秋,1995,0(5):39-40.
8
李程,刘玉堂.
曹操获取人心的对策[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5):64-66.
9
李程.
人心的向背与荆州的得失[J]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2(6):123-127.
被引量:1
10
马若.
老干部历史问题交待材料(1968)[J]
.天涯,2003,0(3):80-85.
民俗研究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