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越民俗与鲁迅的小说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鲁迅的思想和作品中,尚有许多矿苗需要去开采。其中,吴越民俗文化对鲁迅民俗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在他作品中的功用,就是迄今没有开掘的领域。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对鲁迅小说创作做一番新的探索和考察,或许能帮助我们加强对鲁迅作品的深层理解。
作者
王献忠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1年第4期23-29,共7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吴越民俗
鲁迅作品
鲁迅小说
民俗学
深层理解
功用
吴越文化
思想
意识
民俗描写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
1
陈爱强.
国民痼疾与祖先崇拜──鲁迅小说一个文化学的阐释[J]
.鲁迅研究月刊,1997(11):48-55.
被引量:3
2
李林荣.
文化断带上的游魂──《阿Q正传》与中国传统文化内部人格形象关系初探[J]
.鲁迅研究月刊,1996(8):32-43.
被引量:5
3
李景江.
鲁迅与民俗[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27(3):85-91.
被引量:1
4
刘玉凯.
论鲁迅的民俗学观[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9(2):51-59.
被引量:4
5
陈莉.
大众艺术:作为一种后现代的美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2):35-39.
被引量:5
6
肖百容.
新文学与民族死亡文化的重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4):46-50.
被引量:4
7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8
张全之.
祭祀仪式:鲁迅小说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4):88-10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宾恩海.
试论鲁迅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1):40-44.
被引量:6
2
王元忠.
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3):14-17.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燕世超.
诗化、探测与超越——论文学对先进文化的反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4):51-54.
2
宾恩海.
试论鲁迅小说与故乡的民间文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6):31-35.
被引量:2
3
王玉屏.
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悲剧的深层审美意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2):59-62.
被引量:7
4
刘建秋.
中国现代作家的社会文化理想类型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8):15-17.
5
罗佳炜.
英译本鲁迅《野草》中的“异国情调”[J]
.芒种(下半月),2014(9):197-198.
6
喻雪玲.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J]
.菏泽学院学报,2017,39(4):26-29.
被引量:2
1
陈德才.
汪曾祺小说中的人生及生命阐释[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11(1):81-83.
2
吴晓林.
论鲁迅小说创作与吴越民俗之渊源[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3):117-118.
3
范琪,陆静(指导教师),雪欢(评点).
坡[J]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9(3):16-17.
4
高松年.
从地域文化视角读解范小青小说[J]
.浙江学刊,1995(3):89-93.
被引量:5
5
罗玉华.
民俗风土 人生品味——谈张岱《陶庵梦忆》[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70-71.
6
李云雷.
一篇小说的三种读法——读迟子建的《起舞》[J]
.社区,2008(11):57-58.
7
陈伟光.
现代散文的两种勾画——《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周作人郁达夫二人导言之比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35-36.
8
曹思.
谈徐志摩及徐志摩的诗[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8):98-99.
9
赵瑞洁.
浅议汪曾祺作品的心理蕴涵性[J]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8(2):33-34.
10
李云雷.
一篇小说的三种读法[J]
.作品与争鸣,2008,0(4):70-70.
鲁迅研究月刊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