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毛泽东党报理论述要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毛泽东新闻思想体系中,党报理论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石和核心。抽掉党报理论,其新闻思想就无从谈起。因此,对毛泽东党报理论的探讨,一直是新闻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都局限在党性原则的范围内,事实上,毛泽东党报理论是具有比这丰富得多的内涵的。
作者
张昆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关键词
毛泽东
无产阶级
重要课题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
宣传工作
使命观
列宁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群众积极性
党报理论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1
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农业科学,1966(08).
同被引文献
67
1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
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J]
.心理学报,2006,38(3):448-452.
被引量:752
2
王宗峰.
两个不同维度的意识形态文本——对“神舟六号”和“超级女声”的解读[J]
.学术界,2006(5):258-263.
被引量:1
3
赵文词 涂肇庆 林益民.五代美国社会学者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A].涂肇庆,林益民.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C].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4
李咏.舆论监督的法理问题[A].见: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的语境与实践[C].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5
对"《焦点访谈》系列从书"批评性报道的内容分析[A].见:柯惠新等.传播统计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6
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7
林毓生.中国的人文重建[A].见:思想与人物,台湾,1985.
8
孙旭培.如何看待"跨地区监督"--以广东报纸的三篇监督性报道为例[A].见: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的语境与实践[C].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9
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A].见: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宣部新闻工作文献选编[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10
胡耀邦.关于党的新闻工作[A].见: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新闻工作文献选编[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引证文献
7
1
程金福.
当代中国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J]
.新闻大学,2010(3):22-29.
被引量:13
2
吴锋.
90年来中共党报党刊发行模式的嬗变与反思[J]
.中国出版,2011(22):34-37.
被引量:7
3
贾忠贤.
如何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论坚持实事求是,“善待、善用、善管”媒体[J]
.新闻前哨,2012(5):35-37.
4
肖光荣,刘卓.
论中国共产党善于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建设[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5(2):39-43.
5
吴锋.
中共党报党刊发行模式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J]
.青年记者,2021(12):24-27.
被引量:8
6
叶杰.
主流媒体使用、官方意识形态立场与民众政治支持——一个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的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实证检验[J]
.国际新闻界,2023,45(11):105-126.
被引量:3
7
纪澍琴,马帅,张兆军.
自媒体时代的媒介权力结构变迁——以Papi酱事件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1):301-30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江辰仪,魏崇辉.
新时代党的宣传工作守正创新:基本意涵与研究路向[J]
.新闻知识,2023(8):30-37.
2
曹培鑫,薛毅帆.
组织新闻传播:党报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2):15-29.
被引量:3
3
梅明丽.
我国公共电视“公共性”实现的路径——基于多国比较视野的公共电视模式的启发和思索[J]
.东南传播,2013(4):43-47.
被引量:4
4
吴锋,李耀飞.
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新闻出版改革的六大任务[J]
.编辑之友,2015(1):29-33.
被引量:16
5
张文锋,毛家武.
意识流变与文化建设——谈我国政府媒介治理改革历程[J]
.新闻知识,2012(3):25-26.
被引量:1
6
巫洪亮.
“十七年”文学媒介权力结构探微——以1957年“《星星》诗案”为例[J]
.扬子江(评论),2013(2):92-96.
7
彭华新.
论当代媒介环境中舆论监督的权力嬗变[J]
.国际新闻界,2014,36(5):92-103.
被引量:16
8
贺碧霄,傅鑫鑫.
1950年代初期上海私营报业发行制度的变革[J]
.新闻记者,2014(9):85-92.
被引量:2
9
姚玉英.
自媒体传播与政治权力的互动[J]
.新闻战线,2015,0(4):224-225.
10
左进.
关于湖南卫视《变形计》解读[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6):56-56.
1
李铁.
毛泽东党报理论的“群众路线”[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1(6):53-54.
被引量:1
2
朱峻峰.
一切为了人民——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笔记[J]
.学习与研究(北京),1994(11):13-15.
3
胡思宇.
《共产党宣言》的使命观及其当代启示[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5):269-270.
4
孙兆文.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J]
.前沿,1994(1):26-29.
5
李铁.
论毛泽东的党报思想[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3):30-31.
被引量:1
6
吴敏.
浅析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实践观[J]
.法制与社会,2007(6):814-815.
被引量:1
7
潘忠岐.
论邓小平历史选择的方法论原则[J]
.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4(3):65-68.
8
耿明俊.
走出“一手硬,一手软”的认识论误区——学习邓小平关于“两手抓”的基本方针的几点体会[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31-37.
9
杨吉兴.
实事求是与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J]
.云梦学刊,1994,15(4):21-23.
10
郑保卫.
毛泽东对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1):23-27.
被引量:3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