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清末政府在经济上除弊兴利的主要之举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清代自道光20年鸦片战争后,其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经过光绪20年的中日甲午之战,到1900年之前,“收支已不相偿,岁募公债六七百万,或赖捐款以弥补”。在光绪政府财政业已收支不相偿的情况下,外国侵略者又落井投石,于1901年将巨额赔款压在了它的头上。这笔赔款加上利息,其数目竟达9亿8千2百多万两。如果再加上各省的地方赔款,实际上已超过了10亿两。这个数目相当于当时清政府的12年财政总收入。从此便不难看出,这将给清政府的经济带来多大的困难了。
作者 果鸿孝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9-79,共11页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2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