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加坡儒家思想教育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将考察新加坡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儒家思想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从中分析儒学是怎样和为什么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新加坡学校得以讲授,乃至于现在仍被讲授。1982年2月。
作者
梁元生
熊越
傅予穆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0年第3期16-21,共6页
Journal of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新加坡华人
思想教育
三种模式
学校
儒学教育
儒家经典
儒家思想
华人社会
教学方法
华人教育
分类号
D63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3
1
段云章.
戊戌维新的“天南”反响——以新加坡《天南新报》和邱菽园为中心[J]
.近代史研究,1998(5):99-120.
被引量:10
2
刘光彩,张汉芳.
儒家家庭伦理对新加坡的影响[J]
.教育评论,1996(2):49-50.
被引量:1
3
李焯然,李秀娟,佘绍华.
儒家思想与东亚经济发展──新加坡个案探讨[J]
.中华文化论坛,1994(4):103-107.
被引量:1
4
庄礼伟.
新加坡与儒家文化[J]
.东南亚研究,1992(Z1):46-53.
被引量:3
5
夸孔恩,海燕.
儒家思想与新加坡社会工程[J]
.国外社会科学,1991(7):17-20.
被引量:2
6
林徐典.
从新加坡的经验看儒家思想与现代化[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9(2):16-18.
被引量:1
7
王永炳.
新加坡的儒家伦理教育[J]
.孔子研究,1990(1):114-117.
被引量:8
8
谷牧.
发刊词[J]
.孔子研究,1986(1):3-4.
被引量:3
9
冯增铨.
儒学在新加坡[J]
.孔子研究,1986(1):117-118.
被引量:5
10
王坚德.
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与儒家文化[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86-9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李毅婷.
晚清新加坡闽籍商人的兴学活动与儒学传播[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6):143-152.
被引量:1
2
魏鸿钧,林颖政.
儒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价值[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9,0(7):61-66.
3
张晨怡.
中西文化交汇与新加坡儒教复兴运动的兴起[J]
.世界民族,2020(2):117-126.
被引量:1
4
张华,严春宝.
现代化浪潮中的儒学德育实践——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研究述评[J]
.孔子研究,2020(4):83-94.
被引量:1
5
祝晓宏.
试论早期南洋华文教材的基本面貌与当代价值[J]
.语言战略研究,2021,6(4):56-64.
被引量:5
6
张晨怡.
从“马来化”“英化”到“再华化”--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土生华人为中心的考察[J]
.世界民族,2021(3):89-10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秦岭.
“一带一路”视域下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探究与实践——以西安文理学院开展国际中文教育为例[J]
.唐都学刊,2024,40(2):62-68.
2
张晨怡.
从“马来化”“英化”到“再华化”--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土生华人为中心的考察[J]
.世界民族,2021(3):89-100.
被引量:3
3
张晨怡.
由语及文: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的华语运动研究[J]
.世界民族,2022(4):91-101.
4
王文豪.
早期南洋吧城华侨语言使用情况研究--基于华侨历史文献《公案簿》[J]
.中国语言战略,2022,9(2):18-26.
被引量:2
5
仲立斌.
移民族群音乐到国家文化——从“疫情”时期新加坡七月歌台和土生华人歌曲展演谈起[J]
.中国音乐,2022(6):144-153.
6
郭熙.
21世纪以来的华语研究及理论演进[J]
.昆明学院学报,2024,46(1):1-10.
被引量:1
7
张家铭,冯永昌,吉秀华.
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再华化”中的作用及其路径[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2):104-116.
8
喻江.
汉语教材的第三条道路——再论华文教材的性质与编写[J]
.世界华文教学,2024(1):191-205.
9
李宝贵,车晓晓.
华文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特征、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向[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7(4):1-9.
被引量:1
10
宋立杰.
流动的媒介:明清商人与儒家文化的传播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0(4):243-256.
1
一木.
1988—1990年海外有关华侨华人书目辑要[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1):79-80.
2
晓宁.
新加坡南洋学会主办“早期华人移民美国及东南亚”研讨会[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6(Z1):91-91.
3
陈寿仁.
近三十年新加坡华人社会结构及其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摘要)[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4):10-12.
4
廖建裕,杨启光.
印尼华人教育史略[J]
.东南亚研究,1986(4):48-55.
被引量:3
5
金猷.
西村俊一等学者访问我会[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4):11-11.
6
刘俊涛,郝晓静.
从文化层面看印尼华侨华人对提升中华软实力的意义[J]
.世界民族,2012(5):73-79.
7
陈迎雪.
1850~1943年的美国加州华人教育[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11):95-96.
被引量:1
8
印尼华文教育空前活跃[J]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2004(7):81-82.
9
范若兰.
华人女教师:知识女性的代表——战前新马华人妇女素描之二[J]
.八桂侨刊,2003(4):14-16.
被引量:1
10
梁军.
孟子“浩然之气”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3):58-60.
被引量:1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