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从圣人孔子说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①这段话以后,两千多年来人们对“文质彬彬”的解说相当多。但有一点却是人们普遍承认的历史事实:“文质彬彬”是孔子对他的培养目标——“圣人”与“成人”(即完人)提出的审美要求;“文质彬彬”不仅是传统儒家审美教育的核心,也是我国古代审美教育的核心。我以为,“文质”论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做出过贡献,但也带来了弊端。“文质彬彬”之功早在公元前五世纪。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3-26,共4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