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被窃信件》的讨论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心理学”在这一节里应该理解为“精神分析学”,虽然精神分析学在哲学家中间还没有多少市场,而这一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又和它的“科学”地位的问题有关。我们之所以把问题的焦点缩小,是因为无论精神分析学是否科学,它都是唯一深深影响了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阐释的心理学派,这或许是因为精神分析学本身与其作为一门科学,不如作为一种读解和解释的方法,在其中,梦、玩笑和口误都被当作话语看待。的确,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分析学的许多概念都来自文学领域——俄狄浦斯、那耳喀索斯、萨德。好象自一开始,精神分析学与文学就已经有了相近的立足点,而且这种密切关系通过迫使精神分析学从事文学与艺术作品的分析才进一步显示出来。“分析批评”的无穷后果似乎是精神分析学自身无法制止的产物,而且这些结果的不完善也是大家所公认的。这种局面已经引导一些当代精神分析学批评家来反思文学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关系的内在必然性,并且在回顾过程中。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2-62,共21页 Contemporary Cinema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42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