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形式与演唱方法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的多声部民歌存在于众多的民族之中。不同民族、地区、歌种的多声部民歌,在演唱形式与方法上,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下面从我国多声部民歌的总体出发,对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各自的特点。一。
作者
樊祖荫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18,共4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演唱形式
中国多声部民歌
演唱方法
不同民族
混声合唱
对唱
高山族
假声
组合形式
哭嫁歌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77
1
易人.
芳香四溢的茉莉花[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1982(1):90-96.
被引量:3
2
易人.
《孟姜女春调》的流传及其影响[J]
.南艺学报,1980(2):65-80.
被引量:3
3
杨匡民.
长江中游文化区民歌结构[J]
.音乐研究,1999(3):58-67.
被引量:13
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1~4期(总第75~78期)总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74-176.
被引量:1
5
胡曼.
湖北三音列民歌的调转换[J]
.音乐研究,1985(4):103-104.
被引量:1
6
黄凌.
民间曲调的衍变及其特点——学习《山东民间歌曲集》札记[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4):42-48.
被引量:2
7
杨沐.
“花儿”界说问题及歌种分类探讨[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2):12-22.
被引量:4
8
李恩春.
花儿旋律的形态特点及运行规律探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46-50.
被引量:4
9
韩军.
山曲、信天游的旋律框架及比较[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51-55.
被引量:4
10
蓝雪霏.
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1999(1):18-2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6
1
樊祖荫,赵晓楠.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三)[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4):90-97.
被引量:8
2
徐菲.
梵呗《华严字母》的同曲变体特征研究[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7):68-70.
被引量:1
3
胡晓东,周洁.
表演转换生成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多声音乐[J]
.音乐研究,2019(5):39-48.
被引量:8
4
刘雯,吴婷.
高原和音——岷江上游阿尔麦藏族多声部民歌的唱法探析[J]
.中国音乐,2022(4):71-77.
被引量:1
5
潘婷.
马山壮族“三顿欢”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J]
.戏剧之家,2024(9):99-101.
6
肖璇.
“两性对歌”要甄释——基于中西方集体交互歌唱的比较视角[J]
.音乐研究,2024(5):115-12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胡红.
“非遗”大潮下的传统表演艺术回眸——以音乐、舞蹈为例[J]
.四川戏剧,2010(6):91-93.
被引量:2
2
袁梦.
“核腔”理论应用现象之研究[J]
.黄河之声,2011(20):94-95.
3
庄海玲.
近五年来国内佛教音乐研究述评[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9):92-96.
4
蔡际洲.
乔建中与中国音乐地理学[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1):22-30.
被引量:12
5
安平.
民歌“色彩区”分类研究与区域音乐研究的肇始——以民歌分类问题为核心的学术发展史探究[J]
.音乐研究,2015(5):120-127.
被引量:2
6
顼晓陆.
晋风古乐传千秋椽笔人文承乐脉——2013年以来山西民间音乐研究述评[J]
.黄河之声,2019,0(2):140-143.
被引量:2
7
党宇娜.
文化变迁视域下的中国民歌流变[J]
.歌唱艺术,2020,0(4):37-41.
被引量:2
8
胡晓东,彭小峰.
民族音乐学:更是一种态度——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四十年钩沉与反思[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0(4):13-18.
被引量:1
9
王小龙.
民歌体裁分类研究综述[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206-214.
被引量:1
10
刘芳.
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述评——基于CNKI可视化功能分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3):103-109.
1
樊祖荫.
侗族大歌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独特地位[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17(2):1-5.
被引量:29
2
吕骥.
《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序言[J]
.人民音乐,1995(12):41-42.
被引量:1
3
董维松.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教学问题[J]
.中国音乐,1997(1):17-19.
被引量:8
4
樊祖荫.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及展望[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3):21-26.
被引量:11
5
樊祖荫.
横向变唱与多声部民歌中的变奏曲体[J]
.音乐研究,1992(1):55-65.
被引量:5
6
袁炳昌.
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兼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的编撰工作[J]
.艺术探索,1997,11(3):5-8.
被引量:13
7
陶文青.
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线性思维[J]
.北方音乐,2015,35(23):14-14.
8
樊祖荫.
黎英海先生,我永远的恩师[J]
.中国音乐,2007(2):1-3.
被引量:3
9
管建华.
《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简评[J]
.人民音乐,1998(2):41-42.
被引量:2
10
唐峰.
“新工笔”的嬗变纬度[J]
.艺术评论,2016(9):149-151.
中国音乐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