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方言之多,歧异之大,世所罕见。自有史以来,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封建的社会及政治制度长期居统治地位,分封割据,划地为牢,民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使方言分歧有增无已。历史上虽有古语流通,但对解决方言问题如隔靴搔痒,收效甚微。清末民初由于政治维新和革命的需要,才开始有意识地推行国语,但由于未形成民众自觉的运动,推行范围很小,故国语运动也近于纸上谈兵。解放后,政府提倡推广普通话,全国上下一致,各界通力合作,教育、广播、电影、电视等多方配合,使推广普通话形成为全社会全民自觉的运动,效果显著,成绩斐然。历史上形成的各方言,因正在起着大变化,在不断向普通话靠拢而日趋消失。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76-77,共2页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