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气词“了”、“呢”的表意作用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气词“了”、“呢”有表示句子的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的作用,这是语言学家们一致公认的。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又指出语气词“了”有成句的作用,这一点也得到了语法学界的赞同。 语气词“了”、“呢”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表意的作用。
作者
史锡尧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共4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关键词
语气词
“了”
“呢”
表意作用
句子
鲁迅
卫老婆子
钢笔
《阿Q正传》
教材编写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08
1
卢福波.
重新解读汉语助词“了”[J]
.南开语言学刊,2002(1):109-118.
被引量:13
2
杨玲.
现代汉语副词“还”的语义与语法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68-74.
被引量:12
3
武果,吕文华.
“了2”句句型场试析[J]
.世界汉语教学,1998,12(2):14-22.
被引量:11
4
李兴亚.
语气词“啊,呢,吧”在句中的位置[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2):112-115.
被引量:19
5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
.方言,1985,7(2):128-133.
被引量:66
6
刘元满.
“太+形/动”与“了”[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145-151.
被引量:19
7
金立鑫.
现代汉语"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J]
.汉语学习,1999(5):1-5.
被引量:17
8
杨明义.
汉语连谓结构中的羡余现象初探[J]
.汉语学习,1998(4):23-25.
被引量:14
9
金立鑫.
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105-120.
被引量:101
10
岳中奇.
“V(了1)-Ct了2”中“了2”的时体功能及其相关动词[J]
.汉语学习,1997(3):14-1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0
1
郭红.
论天津方言“了”的语法特点[J]
.南开语言学刊,2009(2):108-115.
被引量:4
2
史锡尧.
论语义与语法的关系[J]
.汉语学习,1992(3):3-8.
被引量:7
3
王巍.
语气助词“了”的一种语义变体及其语法形式[J]
.汉语学习,2004(4):35-38.
被引量:5
4
岳中奇.
时量补语句中“了_2”的语法功能考释[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5):24-28.
5
王巍.
句尾语气助词“了”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0):271-272.
被引量:2
6
杨德峰.
连词带语气词情况及语气词的作用[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1):70-78.
被引量:3
7
杨德峰,张宏宇.
副词后的语气词的意义或作用[J]
.海外华文教育,2019,0(3):72-79.
被引量:1
8
生为,刘振前.
论现代汉语“了2”的时制功能——从“NP了”的“推移性”谈起[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6):127-134.
被引量:3
9
陈李军,王芳芳.
汉语普通话句末助词“了_(2)”探究[J]
.现代语文,2021(3):25-30.
10
李琭琛.
现代汉语“还VP呢”构式研究概述[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8):57-58.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孙彬彬,冯卉.
天津方言语音与音系研究综述[J]
.中国语音学报,2023(2):127-136.
2
刘振前,生为.
现代汉语认识情态助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222-231.
被引量:3
3
王玉蓉.
《儿女英雄传》说明性因果复句研究[J]
.文教资料,2007(26):33-35.
4
郭红.
论天津方言“了”的语法特点[J]
.南开语言学刊,2009(2):108-115.
被引量:4
5
竟成.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法大纲[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3):91-97.
被引量:7
6
许小明.
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述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93-97.
被引量:2
7
陆俭明.
关于句处理中所要考虑的语义问题[J]
.语言研究,2001,21(1):1-12.
被引量:24
8
路飞飞.
《孟子》假设复句初探[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55-57.
被引量:2
9
杨海明.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的落实——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J]
.中文自学指导,2007(3):20-23.
10
李洁.
具有延续义的“S+了2”句式及相关问题[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2):89-93.
1
任小芳.
关于动词后面的“到”[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2(1):81-83.
被引量:5
2
周大军,汪云.
简论英语话语填补语的表意功能[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0(3):101-104.
3
仲崇山.
现代汉字性质的统计分析[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52-57.
被引量:1
4
郑远汉.
数量词叠用问题[J]
.南开语言学刊,2003(1):55-62.
被引量:4
5
窦银强.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突分技巧谈[J]
.语文世界(中旬刊),2012(4):44-47.
6
金铭.
浅析“独立语”[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11):44-45.
7
郑挺,文森.
“~然”的修辞功能[J]
.当代修辞学,1989(6):29-30.
8
史锡尧.
在句子中研究词的组合功能──语法研究方法论之一[J]
.汉语学习,1994(3):11-14.
被引量:5
9
张晓丽.
刍议“右文说”[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0):52-53.
被引量:2
10
岳中奇.
“V(了1)-Ct了2”中“了2”的时体功能及其相关动词[J]
.汉语学习,1997(3):14-17.
被引量:9
汉语学习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