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放弃写作,我希望那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瑞典科学院在宣布授予纳吉布·马哈福兹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决定的结尾时,引用了作家不久前说过的这句话。五十年勤奋笔耕,创作出五十多部作品。其对开罗生活的描写,犹如狄更斯之于伦敦,左拉之于巴黎——瑞典科学院发言人如是说。植根于民族沃土之文学,一跃而入世界文学的殿堂。大概我们还应该说,犹如巴尔扎克之《人间喜剧》,马哈福兹的整个作品构成了半个多世纪埃及社会的一幅幅风俗画。马哈福兹其人,其作品如何?获奖后有些什么感受?几天来,坐落在开罗尼罗河岸的马哈福兹的住所,挤满了来自埃及和世界各国新闻、宣传机构的记者。现摘译埃及《图画》周刊(1988年10月21日)的访问记、以飨读者。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8,60,共4页
Foreig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