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壮文生命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消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建立和不断发展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从而为各个兄弟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1956年创制壮族拼音文字,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以应运而生的,这是1300多万壮族人民从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契机。壮文作为新生事物在我国多民族的复杂环境中出现,它的产生和发展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不是一帆风顺的,始终是在斗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在已往的30多年中,新生的壮文推行工作也曾受极左思潮的干扰,
作者 覃华儒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5-158,共4页 Guizhou Ethnic Studi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