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哈尼族原始族称、族源及其迁徙活动探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哈尼族的父子连名谱系、口传史和语音等多方面研究,阐析了几个问题:①哈尼族的族称源于原始的图腾崇拜,产生于盛行图腾崇拜的母系氏族社会。②哈尼族先民是生活于青藏高原的古羌部落族群,否定了“土著说”、“东来说”和“二元文化融合说”。③哈尼族的发展史是一部频繁、艰辛跋涉的迁徙史,故没有长期稳定的故土,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作者
毛佑全
机构地区
云南省红河州民族研究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85-92,共8页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关键词
哈尼族
族称
族源
云南高原
父子连名
民族
土著说
稻作农耕
探析
人们共同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
1
刘稚,申旭.
论云南跨境民族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1989(1):76-83.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赵捷.
跨境民族文学与跨境民族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关于编写云南景颇族、哈尼族、佤族、傣族等跨境民族的文学史的几点看法[J]
.民族文学研究,1987,5(2):28-3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6
1
管彦波.
中国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点[J]
.民族论坛,1996(3):19-23.
被引量:6
2
毛佑全.
哈尼族历史源流及其南迁活动[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6,12(3):251-258.
被引量:6
3
方芸.
云南跨界民族与可持续发展——云南跨界民族研究三题[J]
.云南社会科学,2001(5):52-55.
被引量:3
4
唐雪琼,黄和兰.
中国民族地理学的研究进展综述[J]
.知识经济,2009(7):149-150.
被引量:2
5
马国君.
苗族历史文献及研究述评[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6.
被引量:5
6
和跃宁.
浅谈德宏州中缅边境跨境民族国家认同[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3(2):34-37.
被引量:8
7
刘涛.
跨界民族的学术史扫描:概念、分类和研究内容[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3(8):12-16.
被引量:3
8
魏海洋,高伟华.
云南与周边邻国体育交流意义初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11):96-97.
9
李聪,王军.
国内跨界民族问题研究述评[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67-74.
被引量:6
10
冉顶平.
佤族的宗教信仰及其地区差异[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25(1):31-36.
同被引文献
106
1
汪力娟.
千锤万击塑深山——云南哈尼族梯田文化综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S1):181-185.
被引量:5
2
杨海涛.
云南少数民族祭祀歌及其社会文化功能[J]
.民族文学研究,1998,16(4):28-34.
被引量:4
3
朱文旭,李泽然.
哈尼族祖居地考[J]
.思想战线,1998,24(2):53-55.
被引量:5
4
李宗放.
“和夷”诸解与我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8(6):58-63.
被引量:4
5
杜金鹏.
良渚神祗与祭坛[J]
.考古,1997(2):52-62.
被引量:25
6
陈丁昆.
漫话哈尼族的梯田文化[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1):67-72.
被引量:3
7
王清华.
哈尼族的迁徙与社会发展──哈尼族迁徙史诗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1995(5):70-77.
被引量:14
8
李锦山.
燎祭起源于东部沿海地区[J]
.中国文化研究,1995(1):37-42.
被引量:16
9
李宣林.
哈尼族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发展[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5(3):37-42.
被引量:4
10
杨毓骧.
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稻谷祭祀[J]
.宗教学研究,1993(Z1):37-4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1
1
孙官生.
从传说与历史看哈尼族族源[J]
.云南社会科学,1990(2):40-45.
被引量:2
2
王清华.
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斯批黑遮》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71-75.
被引量:1
3
付广华.
壮族、哈尼族梯田文化比较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09(4):98-105.
被引量:3
4
毛佑全.
哈尼族梯田文化论[J]
.农业考古,1991(3):291-299.
被引量:4
5
陈燕.
哈尼族迁徙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思想战线,2014,40(5):72-78.
被引量:9
6
李权.
论哈尼族传统农业及当代价值[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6):10-14.
被引量:1
7
陈燕.
“多元一体”视野下的哈尼族民间“东来说”——简析历史上融入哈尼族的汉族移民[J]
.贵州民族研究,2016,37(4):62-67.
被引量:1
8
孙青丽,夏秀敏,王慧,吕良波,吴妍,杨益民.
广州榄园岭遗址先民祭祀遗迹的炭屑和植硅体分析[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29(4):53-61.
被引量:1
9
龙佳.
试析哈尼族南迁活动——基于《哈尼阿培聪坡坡》的分析[J]
.红河学院学报,2020,18(1):15-19.
10
太星南.
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四季生产调》的文化意蕴解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21(19):60-6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曹能秀,吕进锋,王凌.
云南边疆文化互动态势与动力机制探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23(1):63-72.
被引量:1
2
毛佑全.
评哈尼族族源四说[J]
.思想战线,1992,18(5):94-98.
被引量:2
3
黄绍文.
哈尼族文化源地[J]
.红河学院学报,2005,3(5):1-5.
被引量:4
4
郭家骥.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48-53.
被引量:15
5
徐义强.
祭词、医疗与民族文化遗产--哈尼族宗教祭词《斯批黑遮》的疾病认知体系探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3):51-55.
被引量:1
6
后晓囝,丁旭东.
哈尼族神话故事的文化意识综论[J]
.文学教育,2015(11):103-105.
被引量:1
7
张永勋,闵庆文.
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4):460-469.
被引量:27
8
陈燕.
“多元一体”视野下的哈尼族民间“东来说”——简析历史上融入哈尼族的汉族移民[J]
.贵州民族研究,2016,37(4):62-67.
被引量:1
9
廖艳,周发明.
梯田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3):100-102.
10
龚世扬.
龙胜梯田“申遗”的可行性分析与策略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2):72-76.
1
杨国才.
一个白族村妇女在生育中的参与和互动[J]
.云南学术探索,1996(4):47-51.
被引量:1
2
打倒“四人帮” 人人心欢畅[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9(3):11-11.
3
马黎.
盘点云南人才[J]
.创造,2004,12(2):4-7.
4
张帆.
鄂温克三部落族群初探[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6):145-148.
被引量:2
5
罗家云.
哈尼族族源问题浅论[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5):39-41.
被引量:1
6
孙秋云.
从人类学观点看海南黎族来源的土著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3):37-41.
被引量:2
7
徐德莉.
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J]
.学术论坛,2010,33(6):172-179.
被引量:4
8
何平.
傣泰民族起源再探[J]
.民族研究,2006(5):85-93.
被引量:15
9
杜树海.
追寻失落的记忆——泰傣民族起源研究述论[J]
.广西民族研究,2007(3):156-161.
10
毛佑全.
哈尼族历史源流及其南迁活动[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6,12(3):251-258.
被引量:6
云南社会科学
198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