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海派京剧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海派京剧是近代戏曲史上一个重要历史观象。30年代,有一位戏剧评论家指出来,中国戏剧(实指京剧——引者)可分“京朝”、“乡土”和“海洋”三派,“每一派都有它的特性,有长有短”;在这三派中,“海洋派是常被人骂的。
作者
龚和德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12,共8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关键词
海派京剧
中国戏剧
戏曲史
乡土
评论家
历史观
海洋
近代化
舞台
竹枝词
分类号
J [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2
1
陈培仲.
京剧的地域流派[J]
.中国京剧,2000(2):18-19.
被引量:1
2
周传家.
从海派到新海派[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7(2):67-73.
被引量:1
3
周宪.
布莱希特与西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1997(3):4-12.
被引量:12
4
朱建明.
海派京剧表演艺术的观念更新[J]
.黄梅戏艺术,1991,0(3):24-36.
被引量:3
5
张炼红.
“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J]
.戏曲艺术,2005,26(3):14-23.
被引量:12
6
黄天骥.
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J]
.文学遗产,2005(6):85-95.
被引量:18
7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商务印书馆,1959.
8
邹元江.
从周信芳与应云卫的合作看“海派京剧”的本质[J]
.戏剧艺术,2007(4):92-103.
被引量:5
9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
(清)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M].中华书局,1984.
引证文献
7
1
穆杨.
上海孤岛时期周信芳京剧改革新探[J]
.戏剧艺术,2021(1):104-113.
被引量:1
2
龚和德.
开创海派京剧的新境界[J]
.中国戏剧,1990,0(2):28-30.
3
唐雪莹.
海派京剧——传统戏曲近代化转型的典范[J]
.四川戏剧,2013(2):42-46.
被引量:2
4
李连生.
“听戏”与“看戏”——中国戏剧的双重属性[J]
.戏剧艺术,2013(6):17-26.
被引量:1
5
张翙.
京剧“海派”学术史之反思[J]
.文艺研究,2017(4):87-94.
被引量:1
6
陈恬.
对“海派京剧”批评史的批评[J]
.戏曲艺术,2020,41(1):77-84.
被引量:1
7
张惠.
汪笑侬京剧三国戏之近代转型溯源及影响考论[J]
.文学研究,2020,6(2):164-1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成丽丽.
京剧“三国戏”创作特征及对《三国演义》的传播作用[J]
.黄河之声,2022(22):4-6.
2
郭超.
从“歌”向“舞”——从梁社乾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京剧海外传播的重心转移[J]
.戏曲研究,2019,0(2):310-324.
3
何加子.
海派京剧与京派京剧之比较[J]
.戏剧之家,2020,0(2):4-7.
被引量:1
4
李志远.
承续常势 自有创获--2020年戏曲理论批评研究述论[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1(3):48-56.
5
洛秦.
论城市音乐研究的“四维性”理论与实践——再释“音乐上海学”的内涵与外延[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1(4):6-25.
被引量:7
6
张华,黄静康.
吴性栽戏曲经营活动初探[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4):121-126.
1
《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忆东影》即将出版[J]
.电影文学,1986(7):74-74.
2
yeahning.
把握风光摄影中的虚与实[J]
.大众硬件,2005(4):112-114.
3
杨克滨.
青岛观象二路一瞥(油画)[J]
.青岛文学,2012(8):82-82.
4
青年评论家眼中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J]
.上海艺术家,2014,0(6):80-86.
5
刘煜,马小龙,郑永为,周元.
中国剧协全国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修班活动掠影[J]
.东方艺术,2014,0(S2):36-37.
6
莫惊涛.
中国剧协全国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修班在沪举办[J]
.剧本,2014,0(12):20-20.
7
袁运甫画展亮相国家博物馆[J]
.美术教育研究,2015(22).
8
马建中.
深情的奉献——喜读《柳子戏简史》[J]
.戏曲艺术,1989,10(3):75-77.
9
龙念南.
千变万化的笔墨——中国画的特点[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09(4):4-5.
10
田文明.
浅谈太极图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5(7):42-44.
艺术百家
198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