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方医科大学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思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南方医科大学秉承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在教学改革、创新教育等方面不断探索,将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作为创新实践教育的有效载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对我校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取得的成绩及管理经验进行收纳与总结,进一步探寻完善我校学生科研活动管理机制的方法。
作者
聂紫璇
李春光
机构地区
南方医科大学学生处
出处
《南方医学教育》
2013年第2期41-44,13,共5页
Southern Med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南方医科大学
大学生
课外科研
经验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张奇涵.
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实践、认识与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3-15.
被引量:12
2
姚卫光.
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3-14.
被引量:4
3
张泽宏.
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06-108.
被引量:9
4
刘长颖.
完善大学生科研管理机制的策略[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1):45-46.
被引量:6
5
郭建平,李治平.
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8(3):117-119.
被引量:13
6
林周孟,王亚惠,李建勇,姚朗.
循环导师制及课外科研对应急型预防医学生培养的意义[J]
.医学教育探索,2009,8(6):680-68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阎小平,成旭.
浅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市场周刊,2008,21(6):83-84.
被引量:11
2
高昀.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59-60.
被引量:120
3
蒋景华.
麻省理工学院培养创新人才特色做法的分析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6):1-4.
被引量:39
4
黄钧 程光平 李文红 等.通过课外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1,20(1):74-77.
5
晋贵堂.
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8(2):69-70.
被引量:5
6
石枫,王苏惠,刘翠.
通过学生科研立项培养大学生多方面能力[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298-299.
被引量:10
7
李继.
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初探[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84-85.
被引量:6
8
肖丽萍,吕萍,王彦广.
化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09,24(2):24-26.
被引量:42
9
丁华,曹倩,李兴平.
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科研立项的调查与研讨——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2):118-119.
被引量:3
10
姜扬.
高校大学生科研管理有效机制探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17(5):59-6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2
1
丁蕊,冯宪彬,张岩,蔡丽艳.
社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科研立项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4):6-7.
2
任一波,姜浩.
高职院校课外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现状思考[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28(3):49-52.
被引量:1
3
杜挺媛,石菲,高原,张舒,曹新生,王冰.
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对提高军医大学学员科研能力的初步探讨[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10):1409-1410.
被引量:4
4
储开斌,朱正伟,何宝祥.
“创新梯队”模式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24.
被引量:4
5
陈瑞萍,李敬伟.
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7-18.
被引量:10
6
何宝祥,储开斌,陆瑛.
基于EDA的电子信息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1(8):24-25.
被引量:1
7
宗士增,曹洪.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J]
.中国大学教学,2011(9):81-83.
被引量:31
8
金婵,杨勇骥,范晓燕,汤莹.
科研活动在生物物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80-80.
9
王新灵,高巍.
教师指导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学校管理措施[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2):164-165.
被引量:1
10
熊红斌.
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方法探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5):97-98.
被引量:6
1
林挺葵.
论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意义[J]
.南方论刊,2009(3):100-101.
被引量:3
2
叶钊,董声雄,邱挺,李晓.
开展课外科研活动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4):98-101.
被引量:6
3
李明.
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7-17.
被引量:5
4
谢芳,王勤.
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4):230-231.
5
周文富.
课外科研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J]
.大学化学,2004,19(3):27-28.
被引量:12
6
赵晓洁,杨猛,刘建华,张瑞军.
以课外科研活动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
.教学研究,2014,37(4):100-102.
被引量:4
7
林周孟,李建勇,姚朗.
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南方医学教育,2007(2):44-45.
8
龚丽芬,林周孟,关健荣,马煜清,李洪才,叶卓明.
大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的体会及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0):1069-1070.
被引量:1
9
李嘉,董玲,刘亚莉,张海锋,胡玉珍,丁兰英.
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科研能力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5):487-488.
被引量:1
10
秦绪军,彭洁,王钊,海春旭.
学员课外科研活动带教初探[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69-1271.
被引量:1
南方医学教育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