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谈两种唱名法在训练音乐听觉上的差异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唱名法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代表了一种对乐音性能的理解,解释的体系。早在公元十一世纪,意大利人规多(Cuido d’Arrezzo)在完成了四线谱的同时,提出了六声音阶的理论,并给予这六音以ut、re、mi、fa、aol、La的唱名。这种唱名运用了近五百年,随着半音的不断扩充、暴露了它的弱点。
作者
林三舫
出处
《人民音乐》
1988年第8期32-34,共3页
People’s Music
关键词
首调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
绝对音高
音乐听觉
法国
天才
听觉能力
听觉训练
历史时期
记忆能力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5
1
王瑞年.
唱名法研究[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4):57-65.
被引量:8
2
杨易禾.
试论演奏个性[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4):81-83.
被引量:6
3
田青.
禅与中国音乐(上)[J]
.中国音乐学,1998(4):35-56.
被引量:14
4
杨汉丹.
唱名法体系的历史沿革和比较评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1):60-68.
被引量:6
5
苏克.
何谓中国音乐[J]
.中国音乐,1994(1):5-6.
被引量:3
6
邱刚强.
唱名法综述(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1):29-36.
被引量:3
7
熊克炎.
有关视唱练耳教学的三个问题[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3):68-74.
被引量:15
8
《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1期至第4期总目录[J]
.中国音乐学,1991(4):140-142.
被引量:7
9
徐荣坤.
关于唱名法问题的几点看法[J]
.人民音乐,1991(4):19-21.
被引量:4
10
李朝暾.
从《试谈两种唱名法在训练音乐听觉上的差异》说开来[J]
.人民音乐,1989(4):34-3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李宁.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准训练[J]
.音乐生活,2008(7):45-46.
2
张柏铭.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未来[J]
.中国音乐,2006(4):121-126.
被引量:10
3
李宁.
近代关于两种唱名法的研究[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26(1):169-171.
被引量:4
4
杨涛.
固定唱名法实质探讨[J]
.艺术教育,2010(7):70-70.
5
刘咏莲.
有关两种唱名法对“绝对音高感”和“相对音高感”的培养问题[J]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2):140-141.
被引量:1
6
马之选.
浅谈音乐听觉的两类[J]
.戏剧之家,2021(14):81-82.
7
蔡璐.
浅谈应如何改善固定音高者在音乐听记时容易出现的问题[J]
.中国文艺家,2019(8):240-24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李刚.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应采用首调唱名法[J]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2):94-96.
被引量:2
2
王方明.
音乐听觉类型的区分及教学方略[J]
.滁州学院学报,2012,14(4):109-110.
3
张艺峰.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历史叙事与对策研究[J]
.音乐探索,2014(1):134-137.
被引量:6
4
徐东昆,王颖.
新疆双语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立足于新疆本土音乐文化的乐感训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0):235-235.
被引量:1
5
李斌杰.
音乐专业固定与首调唱名法利弊[J]
.课程教育研究,2014(19):215-216.
6
钱琨.
首调思维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5(1):210-212.
7
孙辰.
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要性[J]
.音乐时空,2015,0(8):155-156.
8
钱琨.
首调思维在专业艺术院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5(2):146-148.
9
赵康延.
浅析经典音乐作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
.黄河之声,2015(16):33-33.
被引量:2
10
肖瑾.
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现状与改革设想[J]
.北方音乐,2016,36(6):202-202.
被引量:2
1
徐荣坤.
关于唱名法问题的几点看法[J]
.人民音乐,1991(4):19-21.
被引量:4
2
王玉澄.
附中视唱练耳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1):54-62.
3
赵玉卿.
关于姜白石俗字谱歌曲的宫调与音阶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1):40-44.
被引量:3
4
蒲亨建.
关于“同均三宫”的两个问题[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14(4):34-35.
被引量:5
5
刘莉娜.
龚天鹏:天才是一份社会责任[J]
.上海采风,2016,0(9):66-69.
6
郭树群.
对《比三分损益律更早的律制》的质疑[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2):10-15.
7
赖永慧.
如何弹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J]
.民族音乐,2009(3):121-122.
8
卫凌.
简谈五线谱的两种唱名法——兼与卞祖善先生商榷[J]
.黄河之声,2008,0(9):28-31.
被引量:1
9
钱仁平.
相约拽杖过烟林——“中国新音乐”专栏导言[J]
.音乐爱好者,2000(5):50-52.
被引量:3
10
宁文婷.
音程的听辨[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4):43-45.
被引量:1
人民音乐
198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