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方苞的经学与理学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桐城方苞(望溪)以文名,青年补县学弟子员,游京师,安溪李光地见其文,曰:“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万斯同,浙东名家也,降齿与之交。曰:“子于古文,信有得矣,然愿子勿溺也。唐宋号为文者八人,其于道粗有明者韩愈氏而止耳,其余则资学者以爱玩而已,于世非果有益也。”(俱见《清儒学案》本传引)于是先生意求经义。
作者
杨向奎
出处
《孔子研究》
1988年第3期68-73,共6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方苞
理学
万斯同
今文学派
周公
孔子
古文经
宋儒
圣人
北宋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9
1
马积高.
理学与桐城派[J]
.中国文学研究,1993(2):3-12.
被引量:2
2
房德邻.
康有为的疑古思想及其影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30-37.
被引量:3
3
陈鹏鸣.
宋翔凤经学思想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2001(4):100-106.
被引量:6
4
汪春泓.
论刘师培、黄侃与姚永朴之《文选》派与桐城派的纷争[J]
.文学遗产,2002(4):14-28.
被引量:13
5
吴承学,陈赟.
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察[J]
.学术研究,2006(1):119-124.
被引量:26
6
罗成琰.
激进与保守——重评五四时期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论辩[J]
.理论与创作,2009(3):9-14.
被引量:2
7
冯峰.
方苞礼学的形成及其特点[J]
.历史档案,2010,23(3):66-71.
被引量:2
8
贾小叶.
戊戌时期的学术与政治——以康有为“两考”引发的不同反响为中心[J]
.近代史研究,2010(6):65-79.
被引量:6
9
朱贞.
清季学制改革下的学堂与经学[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22-34.
被引量:8
10
冯峰.
桐城派与徽州朴学[J]
.安徽史学,2012(5):84-8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方盛良.
“文本于经”:姚永朴坚守桐城派文脉的核心与路径[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4):21-29.
被引量:7
2
金镐.
朝鲜后期文坛与方苞[J]
.斯文,2018(1):97-110.
3
王云云.
方苞礼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池州学院学报,2022,36(1):65-69.
4
王思豪.
“程、朱之外”的望溪学问--方苞的实学、心学与佛老思想发微[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6):70-80.
5
张博,杨玲.
守理、共情与破理:论“桐城三祖”女性观的递进趋势[J]
.池州学院学报,2023,37(2):82-85.
6
赵四方.
“刘歆作伪说”在清代学术史上的演进[J]
.史林,2024(4):139-150.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文龙.
论章学诚文论话语与桐城派的关联[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1(2):686-706.
2
方盛良.
“史识”:姚永朴建构“文法”的一个灵魂[J]
.江淮论坛,2018(4):150-155.
3
方盛良.
姚永朴文学“工夫”论及其文论史意义[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56(3):91-99.
被引量:1
4
夏静,宋宁.
作为方法的文体批评[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62-69.
被引量:4
5
诸雨辰.
2018年清代散文研究综述[J]
.斯文,2020(1):284-298.
被引量:1
6
胡琦.
2018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综述[J]
.中国文学年鉴,2019(1):568-592.
7
刘文龙.
桐城派的阅读、知识谱系与流派风尚[J]
.安徽史学,2022(3):142-151.
被引量:1
1
张成权.
方苞是“汉学”的对立面吗?——“桐城派与汉宋学之争”札记之一[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4):13-20.
被引量:1
2
蔡方鹿.
蒙文通经学四变述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98-103.
被引量:4
3
蔡方鹿.
王廷相道寓于“六经”的思想[J]
.现代哲学,2008(6):111-116.
被引量:3
4
赵栋栋.
方苞之“雅”的美学意蕴[J]
.沧桑,2009(2):228-229.
5
李忠文.
为官之道的深刻喻示——《送冯文子序》阅读[J]
.读写月报(高中版),2009(5):9-10.
6
余秉颐.
颜李学派与方苞的学术公案--《李刚主墓志铭》略考[J]
.中国哲学史,2014(4):126-127.
7
邱章红.
论方苞“雅洁”思想美学意蕴[J]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10(3):1-6.
被引量:1
8
张锡勤.
论康有为对儒学的改造[J]
.哲学研究,2004(5):45-51.
被引量:4
9
梁振杰.
古文《毛诗》质疑[J]
.文学遗产,2007(5):122-124.
被引量:2
10
石云孙.
朱熹集注笺识[J]
.黄山学院学报,1996,0(3):1-7.
孔子研究
198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