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罗素与科学学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20世纪西方世界声誉卓著、影响广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学识渊博,一生所撰写的学术及其他方面的著作多达40余部,他的学术研究活动领域除哲学以外,还广泛地涉及了数学、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和政治等方面。但是,有关他在科学学方面的研究却鲜为人知,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罗素对科学学所做出的贡献,本文特予以介绍。
作者
常永青
机构地区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
出处
《科学学研究》
1988年第1期94-104,共11页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关键词
罗素
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知识
伦理学
宗教与科学
科学社会学
哲学家
学术研究
科学哲学理论
科学方法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3
1
毛崇杰.
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6):31-37.
被引量:15
2
章启群.
西方美学中美的本体之流变——柏拉图、鲍姆加通、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7(2):101-108.
被引量:2
3
张再林.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J]
.人文杂志,2005(2):28-31.
被引量:42
4
邱丕相,田学建.
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J]
.体育学刊,2005,12(3):70-72.
被引量:79
5
谢光前.
古希腊体育与身体意识的觉醒[J]
.体育学刊,2006,13(2):79-81.
被引量:19
6
安乐哲,陈霞,刘燕.
古典中国哲学中身体的意义[J]
.世界哲学,2006(5):49-60.
被引量:35
7
张再林.
身体·对话·交融——身体哲学视阈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问题[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4):11-13.
被引量:5
8
西蒙娜·德·波伏娃 陶铁柱 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9
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0
汉密尔顿.希腊精神[M].葛海滨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2
1
王欢,杜高山.
身体意识培养的遮蔽与开启——基于太极拳身体美学的实践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7):44-49.
被引量:6
2
代文娟.
身体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基于啦啦操运动身体美学价值的实践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4):120-12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铃,何颖曦.
文化累积视域下啦啦操教化的行为阐释[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5):89-90.
2
李冉,胡亮.
关于太极拳的古典美学探究[J]
.拳击与格斗,2018,0(1X):120-121.
3
代文娟.
身体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基于啦啦操运动身体美学价值的实践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4):120-122.
被引量:4
4
刘文武.
从身体外练到人生修为:武术价值目标升华的动因、路径和条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6):698-704.
被引量:17
5
谢冬兴.
“身体教养”视角下的学校体育新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6):739-746.
被引量:6
6
邢群利.
啦啦操的美学探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12):73-74.
被引量:2
7
张磊.
啦啦操训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探究[J]
.科学咨询,2018,0(42):29-29.
8
朱超.
太极拳跨学科研究述评[J]
.武术研究,2019,4(8):38-40.
被引量:1
9
刘文武.
以武术专业技术教育改革促武术教育体系改革[J]
.体育科学,2020,40(12):83-93.
被引量:12
10
赵佳慧.
美学视域下的大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探析[J]
.灌篮,2021(2):105-106.
1
若水.
《宗教与科学跨学科研究杂志》[J]
.国外社会科学,2008(6):111-111.
2
赖永海.
宗教与科学之异同、联系与斗争[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5-6.
3
陈先达.
为道与为学[J]
.前线,1999(11):49-50.
4
黄梦平.
第二创造龄期与科学家晚年选题策略[J]
.科研管理,1982,3(3):21-23.
5
沈东子.
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8(11):53-54.
6
冰丘.
建议开展图书馆学的理论评价和基础工作建设[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87,15(2):71-72.
被引量:1
7
李申.
科学与宗教简论[J]
.哲学研究,1998(7):23-28.
被引量:5
8
张浩.
浅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151-151.
9
Sabrina.
影视风暴——北美最新上映佳片《天使与魔鬼》[J]
.时代英语(高二版),2009(5):6-6.
10
言论[J]
.金色年华,2013(5):10-11.
科学学研究
198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