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属性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指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法的这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就是表现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所以,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它的存在和发展,标志着法的存在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中,阶级作为一种剥削制度的表现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而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
作者
魏再龙
出处
《法学评论》
1987年第2期32-36,共5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法
国家意志
行为规范
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关系
法律规范
阶级斗争
阶级性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孙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化检察改革 确保检察权始终为人民服务[J]
.人民检察,2008(21):5-7.
被引量:1
2
章其彦.
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唯实,2009(1):75-78.
被引量:3
3
章其彦.
浅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在中国的发展[J]
.消费导刊,2008,0(23):126-126.
4
周音,冶刚.
法治中国视阈下的良善法律观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9):147-148.
5
于厚亮.
宪政条件下政府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35-36.
6
顾继伟,陈海龙.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育问题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2):37-39.
7
姚建宗.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引领法学研究[J]
.法学论坛,2007,22(2):16-18.
被引量:6
8
卓泽渊.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思路(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J]
.理论动态,2014,0(30):1-17.
9
余敏.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J]
.长安,2008(7):44-45.
10
李光灿.
马克思主义与刑法学[J]
.法学,1983(4):3-7.
法学评论
198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