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人的心理形式的几个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的区别与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反映具有两个方面:一是反映什么,二是如何反映。前者是指被移置于人脑中的外界事物、现象或过程的主观映象,也就是心理的内容;后者是指事物、现象或过程以什么形式移置于人脑中,也就是心理的形式。人的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虽然有区别。
作者
阙之焕
出处
《心理学探新》
1987年第1期18-21,共4页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关键词
心理内容
心理活动
形式与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
客观现实
知识技能
区别与联系
生产劳动
社会历史发展
人类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罗好裕,周作云.
心理学能不研究心理的内容吗?——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商榷[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7,0(1):58-63.
2
潘明武.
略谈庄子审美的主要心理形式[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11(2):20-23.
3
权立枝.
谈谈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的关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4):30-31.
4
孙雁.
浅谈心理学理论形成及应用[J]
.西北职教,2009(3):46-47.
5
张法.
中国现代哲学的现实缘起[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4):44-53.
被引量:1
6
赵庆荣.
论非理性因素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作用[J]
.青海社会科学,1996(5):116-119.
被引量:3
7
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创造[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6):123-124.
8
孙淑桥.
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8(9):57-63.
被引量:11
9
沃利青.
“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4):57-63.
被引量:6
10
彭飛.
关于“心理形式和心理內容”的关系問題[J]
.心理学报,1959,3(2):83-88.
心理学探新
198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