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鲁迅小说研究方法的模式——与王富仁同志商榷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几年来,在理论界掀起“回归”思潮的急流中,王富仁同志接连发表了多篇研究鲁迅小说的论文,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连载在1985年《文学评论》第3、4期的《【呐喊】【徬徨】综论》是他的代表作,集中阐明了他所建立的新的研究系统,提出了“首先回到鲁迅那里去”的口号。那种敢于大胆探索,立意创新的精神很令人佩服,不少见解和论述,也颇给人以启发。
作者
陈尚哲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7年第3期42-51,共10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关键词
王富仁
鲁迅小说研究
反封建思想革命
作品
创作意图
《呐喊》
个性主义
作家
政治革命
艺术家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0
1
黎澍.
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件[J]
.历史研究,1979(1):3-19.
被引量:17
2
徐宗勉,朱成甲.
论“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思想革命[J]
.历史研究,1979(5):3-17.
被引量:4
3
黎澍.
评“四人帮”的封建专制主义[J]
.历史研究,1977(6):3-16.
被引量:7
4
王富仁.
《呐喊》《彷徨》综论(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上)[J]
.文学评论,1985(3):3-14.
被引量:32
5
师平.
揭穿“四人帮”大反经验主义的反动实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Z1):34-37.
被引量:1
6
王恩荣.
直接经验,认识论的基石——兼批“四人邦”大反经验主义的反革命谬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8(4):6-12.
被引量:1
7
刘济献,吉炳轩.
评石一歌的《鲁迅传(上)》[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1(1):98-102.
被引量:1
8
吴宏聪.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提高鲁迅研究的科学水平[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1(3):75-80.
被引量:1
9
王瑶.
鲁迅与中国古典文学[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8(3):1-3.
被引量:1
10
王瑶.
王瑶自传[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8(3):48-4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杨康鑫.
略论王瑶对鲁迅的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5):35-36.
2
黄海飞.
新时期鲁迅研究范式转型的开启——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论争之再思[J]
.鲁迅研究月刊,2017(7):35-43.
被引量:5
3
李玮.
“回到鲁迅”的政治性——论1970年代末政治变动与“王富仁鲁迅”的产生[J]
.东岳论丛,2020(7):10-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邓淦元.
浅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特征[J]
.文学教育,2018,0(23):14-16.
2
张钊贻.
《狂人日记》寓意的历史意义及其历史的超越性[J]
.文艺争鸣,2018,0(7):18-22.
被引量:5
3
王澄霞.
《风筝》一文到底要表达什么[J]
.鲁迅研究月刊,2019(2):23-29.
被引量:3
4
林心怡.
先入为主的研究应如何突破——以《阿Q正传》相关研究为例[J]
.文学教育,2020(31):28-30.
5
赵珍,刘春勇.
20世纪80年代中国鲁迅研究历史批判--以《狂人日记》阐释史为中心[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4):53-63.
6
黄海飞.
回到你自己——重读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J]
.当代文坛,2023(2):87-94.
1
丁子钰.
浅谈鲁迅小说“取法”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从冯雪峰的一个观点说起[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10-12.
2
林志浩.
对一种“新论”的质疑[J]
.鲁迅研究动态,1987(6):22-25.
3
李铁秀.
现实主义的象征:狂人?——《狂人日记》综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2):89-102.
4
钱理群,王得后.
近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新趋向[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3):17-36.
被引量:6
5
叶世祥.
鲁迅小说研究的四种范式[J]
.鲁迅研究月刊,1998(11):34-41.
被引量:2
6
卢风.
鲁迅小说研究二题[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10(3):12-15.
7
张云霞.
从奋起“呐喊”到“彷徨”求索——《呐喊》《彷徨》比较管窥[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7(S1):39-43.
8
徐怀谦.
回到鲁迅[J]
.杂文选刊(下半月),2006,0(11):37-37.
9
冯奇.
鲁迅早期的浪漫意识[J]
.鲁迅研究月刊,1991(5):4-10.
10
刘川鄂.
略评《呐喊》《彷徨》的两个研究系统[J]
.鲁迅研究动态,1988(3):28-33.
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