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应当如何定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长期以来被称作是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实事求是,是我国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到每一个具体的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去。可是,把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称之为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许多同志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一称,并不能反映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特点。
作者
王黎明
出处
《河北法学》
1986年第2期43-44,共2页
Hebei Law Science
关键词
刑事证据制度
神示证据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
审查判断证据
办案人员
法官
自由心证制度
擅断
实事求是的
证明力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王黎明.
我国刑诉证据制度宜定名为综合证据制度[J]
.现代法学,1986,8(1):23-24.
被引量:2
2
李瑶.
对我国“实事求是”证据制度的反思[J]
.消费导刊,2007,0(10):143-143.
3
陈浩.
浅议我国证据制度——以自由心证为视角[J]
.才智,2008,0(14):19-20.
4
金磊.
证据制度的变迁及根据[J]
.中国科技成果,2005(7):52-54.
5
乐乐.
自由心证制度在中国适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37(6):642-646.
6
谭清波.
科学技术发展对刑事证据的影响研究[J]
.河南科技,2012,31(09X):8-8.
被引量:1
7
李璇.
浅析古代弹劾式诉讼中的控辩关系所体现的控辩平等原则[J]
.消费导刊,2007,0(5):122-122.
8
胡志中.
诉讼证据制度发展沿革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162-163.
9
李华.
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4):14-17.
被引量:1
10
裴苍龄.
论证据学的学科定位[J]
.环球法律评论,2015,37(1):5-19.
被引量:2
河北法学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