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多声部的号子音乐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劳动号子是人类生活中最早出现的音乐形式之一。它产生于物质生产过程之中,直接伴随着劳动,是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的劳动方式产生和发展着不同表现形式的号子音乐。同时,随着某种劳动方式的消失,依附于此种劳动的号子音乐也必将逐渐消亡。现在’由于我国大多数笨重的体力劳动逐步为机器生产所代替,使号子音乐失却了它所依存的基础,因此,目前除少数地方外,已不容易听到号子了。当然,这里所说的消亡。
作者
樊祖荫
出处
《中国音乐学》
1986年第2期66-84,共19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多声部
音乐形式
劳动方式
生产劳动
物质生产
劳动号子
表现形式
机器生产
产生和发展
人类生活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69
1
易人.
芳香四溢的茉莉花[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1982(1):90-96.
被引量:3
2
易人.
《孟姜女春调》的流传及其影响[J]
.南艺学报,1980(2):65-80.
被引量:3
3
杨匡民.
长江中游文化区民歌结构[J]
.音乐研究,1999(3):58-67.
被引量:13
4
梁茂春.
郑律成论[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0(4):73-80.
被引量:3
5
冯明洋.
壮族“双声”的腔调类论[J]
.音乐研究,1985(4):16-35.
被引量:9
6
伍国栋.
侗族民间合唱旋宫实践的初步探讨[J]
.音乐研究,1985(4):36-47.
被引量:12
7
胡曼.
湖北三音列民歌的调转换[J]
.音乐研究,1985(4):103-104.
被引量:1
8
黄凌.
民间曲调的衍变及其特点——学习《山东民间歌曲集》札记[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4):42-48.
被引量:2
9
杨沐.
“花儿”界说问题及歌种分类探讨[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2):12-22.
被引量:4
10
李恩春.
花儿旋律的形态特点及运行规律探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46-5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樊祖荫,赵晓楠.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三)[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4):90-97.
被引量:8
2
樊祖荫.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及展望[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3):21-26.
被引量:11
3
谢亚雄,千叶百子.
日本劳动卫生管理体制(一)[J]
.日本医学介绍,2000,21(2):49-49.
被引量:1
4
王冠.
浅析支声在中国民歌中的应用[J]
.北方音乐,2013,33(2):29-30.
5
王雅婕.
上海港码头搬运号子的传承现状[J]
.歌海,2013(2):41-48.
被引量:1
6
周谢.
澧水船工号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述评[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0):182-184.
7
曹正钰,颜铁军.
东北森林号子的艺术转向[J]
.中国音乐,2021(2):66-75.
被引量:1
8
姜庚玥.
王建中钢琴曲《托卡塔》核心音调的贯穿[J]
.黄河之声,2024(19):66-6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龙晓匀.
多声部民歌在视唱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J]
.中国音乐,2013(3):213-216.
被引量:4
2
张剑虹,楚风华.
国外职业安全卫生法的发展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
.河北法学,2007,25(2):94-96.
被引量:29
3
胡红.
“非遗”大潮下的传统表演艺术回眸——以音乐、舞蹈为例[J]
.四川戏剧,2010(6):91-93.
被引量:2
4
袁梦.
“核腔”理论应用现象之研究[J]
.黄河之声,2011(20):94-95.
5
肖姝.
从青歌赛合唱比赛看中国少数民族合唱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12,23(3):121-123.
被引量:3
6
李虹.
论高师合唱课程教学中对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J]
.北方音乐,2014,34(2):26-27.
7
肖眉雅.
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多声合唱实验与研究[J]
.音乐时空,2015,0(8):157-158.
被引量:3
8
蔡际洲.
乔建中与中国音乐地理学[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1):22-30.
被引量:13
9
安平.
民歌“色彩区”分类研究与区域音乐研究的肇始——以民歌分类问题为核心的学术发展史探究[J]
.音乐研究,2015(5):120-127.
被引量:3
10
高敏.
20世纪末叶壮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展望系列之壮歌研究[J]
.歌海,2016(2):61-77.
被引量:2
1
俞雷.
手工艺精神[J]
.中华手工,2007,0(1):129-129.
2
本刊.
我不是一个行为艺术家——对话萧昱[J]
.画刊,2014,0(4):40-41.
3
吴越.
中国民歌漫谈[J]
.音乐天地,2006(3):59-59.
4
徐燕琴.
论“由景生情”的湘西土家族哭嫁歌[J]
.艺术品鉴,2015,0(11):99-99.
5
王俊鹤.
民艺复兴,还在路上[J]
.厦门航空,2010(7):62-62.
6
董波.
试论手工艺精神的矛盾性——从莫里斯解析[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8(6X):30-32.
7
周玉娟.
黄冈民歌的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色[J]
.音乐创作,2012(6):142-144.
8
戴丛洁.
西子湖头金石僧[J]
.书法,2017(2):142-143.
9
黄东慧.
海南黎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因素[J]
.大舞台,2011(10):146-147.
被引量:6
10
李由.
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J]
.美术大观,2013(12):78-78.
被引量:1
中国音乐学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