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吗”字句用法初探
被引量:
4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汉语"吗"字句,按照使用的情况,一般被分为询问句和反问句两种。这种语用上的划分,是在传统二值逻辑的框架上分析的结果。在二值逻辑里,一命题或真或假,只有两种可能,现实世界的关系和人们对这种关系的认识被作了最简化的概括。二十世纪初出现的多值逻辑,使我们对真值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设有五值逻辑系统,并作如下解释:
作者
黄国营
出处
《语言研究》
198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关键词
询问句
说话人
二值逻辑
用法
否定结构
反问句
多值逻辑
五值逻辑
南方方言
语境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2
引证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279
同被引文献
402
1
杨洋,郑礼珊.
汉语韵律的标句作用及其实验研究[J]
.韵律语法研究,2019(1):65-82.
被引量:5
2
刘敏.
“难不成”的词汇化过程[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3):122-123.
被引量:4
3
史素芬.
山西武乡方言的疑问句[J]
.语文研究,2000(3):64-66.
被引量:8
4
杨永龙.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J]
.语言科学,2003,2(1):29-38.
被引量:44
5
陆丙甫,徐阳春.
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疑问焦点”谈起[J]
.语言科学,2003,2(6):3-11.
被引量:17
6
袁毓林.
走向多层面互动的汉语研究[J]
.语言科学,2003,2(6):53-72.
被引量:23
7
江海燕.
疑问语气意义的两种表达途径[J]
.南开语言学刊,2005(2):45-52.
被引量:6
8
胡孝斌.
反问句的话语制约因素[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1):46-51.
被引量:21
9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
.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11
10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26
引证文献
45
1
王珏.
由非语气词与语气词声调的共时对立看语气词的历时来源[J]
.中国方言学报,2019(1):176-198.
被引量:3
2
李强.
“怎么”表达意外:疑问、反问和感叹[J]
.汉语学报,2021(1):33-45.
被引量:11
3
杨永龙.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J]
.语言科学,2003,2(1):29-38.
被引量:44
4
杨永龙.
近代汉语反诘副词“不成”的来源及虚化过程[J]
.语言研究,2000,20(1):107-119.
被引量:32
5
陈开举.
英汉会话中末尾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J]
.现代外语,2002,25(3):304-310.
被引量:28
6
郭校珍.
山西晋语的疑问系统及其反复问句[J]
.语文研究,2005(2):49-54.
被引量:17
7
郭婷婷.
现代汉语“吗”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85-89.
被引量:6
8
丁雪欢.
初中级留学生是非问的分布特征与发展过程[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0(3):103-112.
被引量:16
9
齐春红.
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3):125-130.
被引量:12
10
薛怡.
现代汉语语气词最近三十年研究综述[J]
.语文知识,2011(1):70-7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79
1
秦煜松,郭利霞.
壶关方言中的反预期话语标记“说咧”[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44-51.
被引量:1
2
李明.
测度句中的否定要素[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107-127.
3
蒋绍愚.
从八部书看中古汉语语法[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1-20.
4
阮秀娟,赵春利.
客观积量足界义“V满”的组配规律及语义提取[J]
.语言研究集刊,2023(1):66-81.
5
张宝.
大同方言的无条件连词“愿”及其由来[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382-397.
被引量:1
6
胡德明,黄佳露.
英语背景留学生“V+什么”格式习得情况考察[J]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2020(1):18-35.
7
周小兵,赵婵.
不定小量量范畴词语的原型性与中介语研究——以法语背景者为例[J]
.世界汉语教学,2021(2):263-275.
8
朱丽师.
国内外小句整合研究述评[J]
.外国语,2021,44(2):109-120.
被引量:5
9
阮秀娟,赵春利.
极值消竭义“V尽”的组配规律和语义验证[J]
.南开语言学刊,2022(1):99-107.
10
梁嘉欣.
从早期粤语疑问句看焦点、疑问、语气“呢”的关系——以《官话指南》〈应对须知〉的三个版本为例[J]
.汉字文化,2024(2):29-32.
1
邵璐.
论翻译的模糊法则[J]
.外国语,2008,31(3):84-91.
被引量:22
2
伍铁平.
再论语言的模糊性[J]
.语文建设,1989(6):25-29.
被引量:24
3
孙肇春.
模糊理论与空间义量词认知[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3):107-110.
4
鞠贤.
“弗晰”与“模糊”[J]
.语言与翻译,1990(3):80-80.
5
马登阁.
从模糊语言学看After词性的模糊性[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7(2):1-5.
6
何自然.
浅论语用含糊[J]
.外语教学,1990,11(4):91-91.
被引量:1
7
徐盛桓.
语言学研究的逻辑学思考——研海一楫(之三)[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4):1-6.
被引量:6
8
张文忠,张姮.
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口语测试模糊评估框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6):433-439.
被引量:10
9
柳超健.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语义研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7):47-48.
10
金立鑫.
系统方法和现代汉语的介词及副词系统[J]
.对外汉语研究,2008(1):23-28.
语言研究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