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合用的修辞效果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从修辞的角度看,"问号"和"感叹号"的合用,既可适合表达内容复杂的题旨情境,又可加强语势,强调感情,从而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例如:①"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②"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父亲!父亲!!"(鲁迅:《父亲的病》)
作者
汪树福
出处
《当代修辞学》
1986年第4期38-38,共1页
Contemporary Rhetoric
关键词
修辞效果
问号
题旨情境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1
龚千炎.
《标点符号用法》问题解答(四)[J]
.语文建设,1991,0(6):35-36.
被引量:1
2
苏培成.
《标点符号用法》问题解答(二)[J]
.语文建设,1991,0(4):31-33.
被引量:1
3
《语文建设》1991(总第31—42期)主要篇目索引[J]
.语文建设,1991,0(12):45-48.
被引量:2
4
翟华.
试论破折号的用法[J]
.语文建设,1991,0(10):34-3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岳方遂.
对《对〈标点符号用法〉的一些意见》的意见——与顾金元先生商榷[J]
.修辞学习,2006(2):38-4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韩冬阳.
2011版《标点符号用法》的落实情况考察——以“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为例[J]
.汉字文化,2023(17):154-157.
1
方彩芬.
声断气不断,音断意相连──谈停顿在朗读中的运用[J]
.教育艺术,2000(2):43-44.
2
范同娟.
“阿长”身上的“人气”[J]
.学语文,2002(6):18-18.
3
缪亚奇.
《现代汉语词典》拾误[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139-141.
4
王籣.
“阿长”的“长”真的读zhǎng吗[J]
.咬文嚼字,2000(7):22-23.
5
张联荣.
字形义与词义──词典编纂随笔[J]
.辞书研究,1995(4):24-31.
被引量:1
6
徐国强.
汉字形体的修辞作用[J]
.当代修辞学,1986(4):39-40.
被引量:1
7
谭宏姣,张立成.
《山海经》植物名的构词特点[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73-77.
被引量:8
8
刘桂芳,张丽.
言语交际中的语义偏离探微[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830-832.
被引量:1
9
赵明路.
修辞学中的题旨与情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121-121.
10
程丽英.
《山海经》之译名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125-127.
被引量:5
当代修辞学
198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