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王静安先生的二重证据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二重证据法最初是由王静安先生提出的,他在《古史新证》中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作者
沃兴华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1986年第4期12-17,共6页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关键词
二重证据法
文献记载
王静安
史料价值
甲骨文
研究历史
研究方法
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
史学研究
分类号
G63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张践.
一代学人王国维[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0(10):60-61.
2
曾坤.
“二重证据法”与古文教学[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0(4):68-72.
3
沈敏华.
历史教学中的图像史料及其运用[J]
.历史教学问题,2005(5):109-111.
被引量:22
4
张存宏.
试论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理论基础——关于史料教学的思考之一[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S1):52-53.
被引量:1
5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J]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2012(4):62-63.
6
钱梦龙.
语文教学四境界[J]
.阅读,2015,0(44):63-63.
7
高晓春.
“二重证据法”探源[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2):28-29.
8
季羡林.
成功[J]
.考试(高考文科版),2015,0(16):95-95.
9
李安.
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之我见[J]
.考试周刊,2014,0(102):124-124.
被引量:1
10
何成刚,沈为慧.
例说"故事材料"的重要特征与教学运用[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6):20-25.
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
198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