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我国犯罪构成概念的几点不同认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犯罪构成在我国社会主义刑法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划分罪与非罪界线的具体标准,是使行为人担负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因此,认真开展犯罪构成问题的研究,乃是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犯罪构成问题上,首先应当认真研究的就是犯罪构成的概念。这不仅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十分重要。
作者
张金仁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关键词
犯罪构成问题
社会危害性
犯罪程度
犯罪概念
刑事责任
犯罪构成要件
刑法理论
我国刑法
司法实践
罪与非罪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张文.
犯罪构成初探[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1(5):46-54.
被引量:28
2
王永昌.
论犯罪构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3):36-43.
被引量:3
3
李云虹.
她们因爱情迷途[J]
.法律与生活,2009(6):10-14.
4
黄烨.
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比较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2):118-121.
5
刘焕文.
罪与非罪的界限——论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在定罪时的重要性[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14(1):76-84.
被引量:3
6
张明楷.
认定犯罪的唯一依据[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1(4):96-98.
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提高三条社会保障线水平等有关工作意见的通知[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1999(9):40-41.
8
安纪清.
母爱如河[J]
.作文与考试(小学版),2009(1):80-81.
9
张爱华,李西娟,许丽婷.
青少年网络犯罪初探[J]
.职教论坛,2009,25(S1):223-224.
10
青锋.
论罪与非罪的社会评判[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7(1):41-44.
新疆社会科学
198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