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漫谈古典文献中的避讳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阅读古典文献或从事古籍整理,除须具备一般的古汉语基础知识的修养外,还须懂得一些比较专门的知识。有关“避讳”的知识就是其中之一。何谓避讳?避讳就是不直接称谓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书写中遇到该字时,便以空字、缺笔、改字等办法加以回避隐讳。在封建社会中,如果犯讳,尤其是犯了君主的讳,就会招致大祸。如清乾隆年间,王锡侯编《字贯》一书,因其中直书玄烨(康熙名)、胤祯(雍正名)、弘历(乾隆名)等字样,没有避讳,就被统治者视为大逆不道,竟把王锡侯满门抄斩,并将《字贯》的书版以及王锡侯的其它著作一齐销毁。是为满清大兴文字狱时的著作案例。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其方法有三。其一为避讳空字。
作者 艾克利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2期51-51,共1页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