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徐州方言的连读变调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壹声韵调本文讨论徐州方言两字组、三字组及重叠式字组的连读变调。先简要交待一下徐州方言的声、韵、调,限于篇幅,不举例字。 (一)声母二十四个,零声母在内。
作者
苏晓青
出处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54-165,共12页
Journal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徐州方言
连读变调
阴平
轻声音
变调规律
两字组
口语
双音节
重叠式
声调组合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8
1
乔秋颖.
徐州方言中部分特殊字音及其分析[J]
.语言研究,2002(S1):231-235.
被引量:3
2
李思敬.
现代北京话的轻音和儿化音溯源──传统音韵学和现代汉语语音研究结合举隅[J]
.语文研究,2000(3):1-10.
被引量:14
3
贡贵训.
安徽官话方言研究述评[J]
.时代文学,2008(23):154-156.
被引量:2
4
苏晓青,许井岗.
地理变化对方言分布格局的影响——以江苏邳州方言为例[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6):31-39.
被引量:5
5
张敏.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
.当代语言学,1997(2):37-45.
被引量:173
6
冯天瑜.
迈向学术前沿[J]
.学术月刊,1997,29(2):5-5.
被引量:2
7
贺巍.
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
.方言,1985,7(3):163-170.
被引量:64
8
华林甫.
略论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的地名学价值[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4(1):227-233.
被引量:1
9
朱圣钟.
《隋书·地理志》勘误一则[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13(4):128-128.
被引量:1
10
刘娟.
轻声的本质特征[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1):144-15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江海燕.
迁西方言的轻声与轻声前字的变调[J]
.南开语言学刊,2004(1):26-33.
被引量:2
2
华林甫.
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J]
.中国地方志,2006(2):41-49.
被引量:5
3
张莹.
徐州方言声调实验构想[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41-41.
被引量:1
4
丁婷婷.
淮北市区方言音系描写[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5):91-93.
5
彭如雪,乔秋颖.
徐州方言的连读变调[J]
.语文学刊,2016,36(18):42-43.
6
吴永焕.
官话方言双音节连上变调的类型及成因[J]
.语言科学,2020,19(2):207-218.
7
闫郁文.
徐州方言多重重叠研究[J]
.语文学刊,2023,43(2):55-61.
8
张竞文.
邳州话轻声特征的弱化探究——兼与徐州话轻声对比[J]
.艺术科技,2024,37(5):60-6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华林甫.
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学术理论与编纂实践[J]
.清史研究,2008(3):117-136.
被引量:5
2
华林甫.
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的主要成就[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3):24-33.
被引量:3
3
郑莉,曹庆改.
河北沧州地区方言的轻声特点[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2):84-88.
被引量:2
4
张文光,侯建华.
乐亭方言声调与变调[J]
.文教资料,2016(28):42-44.
5
张步天.
地理国学刍议[J]
.城市学刊,2017,18(2):87-90.
6
晏昌贵,郭涛.
近70年来中国历史时期疆域与政区变迁研究的主要进展[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34(4):17-29.
被引量:4
7
张婉琳.
民权方言单字音声调实验研究[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0(2):202-204.
8
任虎.
史学地理化与中国现代史学——以姚从吾早年学术活动为讨论中心[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7(4):111-115.
1
吴继光,李建.
扬州方言的连读变调[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9(3):98-105.
被引量:2
2
苏晓青,吴继光,王珏,耿超英.
赣榆(青口)方言的连读变调[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8(1):82-90.
3
吴继光,李建.
扬州方言的连读变调(续)[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9(4):119-125.
4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五年总目录[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5(4):157-159.
5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总目录[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7(4):193-196.
被引量:1
6
吕枕甲.
运城方言连读变调的若干规律[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6(3):111-113.
7
陈雪梅.
有味[J]
.少年写作(小作家),2011(10):30-31.
8
邓旭东,张志先,黄大祥.
张掖音系略说[J]
.河西学院学报,1992,0(2):51-61.
被引量:2
9
董贤玲.
连读变调和轻声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标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8):85-88.
10
卢派清.
诗歌朗读要注意变调[J]
.初中生辅导,2004,0(15):27-28.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