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和籴是唐代政府征集粮食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当时的国计民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关于唐代前期和籴的性质和作用,史学界的意见很不一致,或认为是建立在政府强制农民基础上的一种变相赋税;或认为是政府和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政府于时价外加估收购农民的剩余粮食.产生这种分歧意见的原因,一是由于史书关于和籴的记载过分简略,一是由于对现存有关和籴问题的敦煌文书理解不一.为了对唐代和籴制度的实施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史书记载与敦煌文书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考察.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5年第1期13-27,共15页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