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专题研究会闭幕会上的总结发言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组织的“高等工程教育层次、规格和学制的研究”专题研究会,从11月22日开始,经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和紧张的工作,今天就要园满地结束了。现在,我受协作组的委托对这次会议作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作者
李文铸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关键词
教育层次结构
培养规格
学习年限
高等工业专科学校
教育部
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
共同努力
指导思想
学制
分类号
G648.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38
1
胡德鑫.
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动因、形成与推进——以天津大学为例[J]
.科教发展研究,2023(2):90-109.
被引量:4
2
王孙禺,刘继青.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史研究的理论进路与解释框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2):13-18.
被引量:11
3
张光斗.
参加国际工程科学院及相同组织第三次会议观感——讨论工程教育[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2,4(2):15-25.
被引量:2
4
张光斗.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3(1):1-20.
被引量:3
5
马毓义.
对这次会议的初步总结[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29(S1):11-14.
被引量:2
6
马寿喜,戴为梁,朱庆祥.
高等工程教育中专业划分与调整原则的探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29(S1):59-70.
被引量:2
7
张光斗.
在高等工程教育专题研究会上——关于层次、规格和学制的发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29(2):17-21.
被引量:2
8
章未,计有为,张思,王积伟,万迪慧.
从机制专业看高等工程教育的层次与规格[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29(2):61-65.
被引量:1
9
张世煌,徐茂义,张发荣.
关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纵向结构体系的探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29(2):66-70.
被引量:1
10
盛振邦.
在专题研究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29(2):108-10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张艳军.
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课程改革新思路[J]
.北方音乐,2013,33(7):115-116.
被引量:1
2
林健,郑丽娜.
从大国迈向强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程教育[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2):1-17.
被引量:97
3
胡德鑫,逄丹丹.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百年发展史回眸:历史演进、变革逻辑与未来趋向[J]
.高校教育管理,2023,17(6):100-113.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117
1
周勃,费朝阳,李慧,俞方艾.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机制研究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29):16-19.
被引量:2
2
董显娟,徐勇,李宁,吴庆捷,刘大海,鲁宇明.
科研融入教学在《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4):89-91.
被引量:6
3
陈新元,吴薇薇.
民航专业运筹学课程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的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9):161-164.
4
周文婷.
新工科背景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9):138-141.
被引量:1
5
姚刚,袁亭亭,陈宁,肖昕,丁昶.
基于学科协同的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建筑教育,2022(1):72-79.
被引量:1
6
张慧.
工程教育背景下景观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探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2):149-152.
被引量:2
7
陈孟威,陈兴明.
“新工科”理念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教育探索,2018(6):37-40.
被引量:24
8
林健.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6(4):1-10.
被引量:112
9
奎晓燕,夏佳志,李小兰,杜华坤.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
.活力,2018,0(22):13-14.
10
鲁伊恒,武成利,王金明,王震,陈晓玲.
工程教育评估下化学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广州化工,2018,46(24):171-173.
被引量:4
1
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第三次会议纪要[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29(2):106-107.
2
庄礼庭.
略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层次、结构的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30(1):44-48.
被引量:1
3
黄辛白.
在高等工程教育层次、规格和学习年限专题研究会上的讲话[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29(2):1-3.
4
杨义波,孙丽君,吴珂.
高工专教育质量观浅议[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1):58-61.
被引量:2
5
李长胜,马国亮,王学让.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5(4):23-25.
6
徐金寿.
高工专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探析[J]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2):70-71.
7
宓洽群.
《高等工程教育层次、规格和学制的研究》专题研究会本科院校论文综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29(2):115-125.
8
吕俊杰,杨治立,任正德.
深化实习教学规范化的探索与实践[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7(3):78-80.
被引量:1
9
吕振华.
对高工专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2):72-73.
10
尤晓暐,孔祥宇,肖娟.
论高工专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95-97.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