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人与“小偷”——谈谈当前的剽窃行为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编辑帮助作者、老作家帮助青年作家、专业作者帮助业余作者的动人事迹处处都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文化战士的队伍中,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小偷”。他们不择手段,将别人的智力劳动成果窃为己有,以期“名利双收”。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将他人创作的已经发表或尚未发表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不论是全部发表还是部分发表,也不论是原样发表还是删节、修改后发表,都可谓之“剽窃”,或曰“抄袭”。从版权法的角度来说。
作者 沈仁干
出处 《中国出版》 1983年第6期54-56,共3页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4

  • 1赵肖为.学术不端的初步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321-323. 被引量:16
  • 2谭启平,蒋拯.论著作人身权的可转让性[J].现代法学,2002,24(2):74-80. 被引量:19
  • 3方流芳.学术剽窃和法律内外的对策[J].中国法学,2006(5):155-169. 被引量:55
  • 4AcademicMisconduct[EB/OL].[2010-07-30].http://www.ohio.edu/judiciaries/academic-misconduct.cfm.
  • 5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6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7ROGER BILLINGS.Plagiarism in academia and beyond:what is the role of the courts[J].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Law Review,2004(Spring):391-429.
  • 8邓正来.学术规范化与学术环境的建构--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之合法性的质疑》[C] //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499-502.
  • 9NEIL M,RICHARDS.Intellectual privacy[J].Texas Law Review,2008,87:387-445.
  • 10CAROL M BAST,LINDA B,SAMUELS.Plagiarism and legal scholarship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sharing:the need for intellectual honesty[J].The Catholic University Law Review Catholic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8(Spring):777-83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