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法国诗人圣琼·佩斯(Saint Jean Perse)久已为法国国内外的诗歌爱好者所熟悉。近二、三十年中,世界各国竞相翻译和出版他的作品,除了祖国法国和他后半生长住的美国外,欧洲有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芬兰、意大利、瑞士、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美洲有哥伦比亚、阿根廷、巴西;亚洲有日本、印度等。在几十种文本中,甚至还有希伯莱文。至于研究他的作品的论文及论著,更是难以胜数。 佩斯的创作生涯,若从他发表第一首诗《克罗采图集》算起,至最后一首《干旱》迄止,亦即从1904至1974年,长达七十个春秋。1972年,法国七星书局难得地破例,为这位在世作家出版全集,收入其中的有:早期诗歌《赞美集》(包括《写在门楣上》、《克罗采图集》、《喜庆童年》、《赞歌组诗》四题)和《诸王的荣耀》(包括《咏一位王后》、《亲王的友谊》、《摄政王史》、《王储之歌》、《摇篮曲》五题);在中国期间写作的长诗《阿纳巴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直到晚年创作的《流亡集》(包括《流亡》、《雨》、《雪》、《诗赠外国女友》四题);长篇《风》、《航标集》、《往事》、《百鸟》等。此外还收入了诗人的两篇重要讲演,一篇是在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致词,题为《诗歌》:另一篇是在佛罗伦萨举行的“但丁诞生七百周年国际纪念大会”上的演讲:《为了但丁》。 佩斯的诗歌既有史诗的宏伟气势,层出不穷的优美新奇的形象,激荡着海洋般深沉的感情,又含有深刻的辩证意识。它们植根于当代现实的土壤,但又透出诗人在探索无穷之中产生的迷惘心情和神秘感觉。这位多年生活于大西洋之上的法国诗人既有着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渊源,又吸收了世界各种文化的营养。他将法兰西古典诗歌的节律与圣经体自由小节诗的形式融合起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风格,为法兰西现代诗歌作出了贡献。 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作品一样与众不同。他的真名为阿莱克西·圣莱热·莱热,1887年生于法属西印度群岛美丽的瓜德罗普岛。父亲是律师兼种植园主。佩斯从小爱好植物和动物,爱好大海与自然,爱好诗歌。1899年,佩斯随全家迁回法国波尔多地区定居。1904年,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中学学业,进入波尔多大学。在研读法律与哲学的同时,他开始从拉丁文译诗,并进行创作。虽然当时他年仅十六、七岁,但结交了许多著名的作家与诗人,弗朗西斯·雅姆,保尔·克洛代尔,安德烈·纪德和保尔·瓦列里等人对他影响都较大。 1914年,他考入外交部。1916—1921年在法国驻北京使团任职。在华期间,他与一些中国文人及汉学家来往密切,努力了解中国古老的文明,并为探访“丝绸之路”去蒙古旅行,戈壁沙滩给他留下了终生未忘的印象。这一经历,也是他在精神王国中的一次远征,创造了著名史诗《阿纳巴斯》的成熟条件。 1921年,佩斯奉调回国,在外交部先后任部长办公室主任、亚洲澳洲司司长等职,并于1933年升任外交部秘书长。他痛恨希特勒,反对欧洲主和派的绥靖政策。纳粹法西斯侵占法国后,佩斯不得不辗转赴美避难。痛苦的流亡生涯,恰好使诗人有可能重新开始从事中断了近二十年的文学活动。面对战争和苦难,诗人忧虑,徘徊,思索。他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行动,灾难一定会过去,新的世界终将诞生。同时,他也痛楚地意识到,现代西方的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变迁,注定了人道主义无可避免的危机。诗人看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以及不可逾越的鸿沟,内心感到孤独和痛苦。二次大战以后,他不愿再回到官场中去,而是在文学创作与频繁的旅行之中度过光阴。然而,他的创作活动并不以寻求发表为目的,他甚至常常拒绝发表自己的作品。当人们问到他为什么写诗时,他曾经回答:“为了更好地生活。” 1958年,诗人年过七旬,才建立家室。1959年,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访美时向他颁发了法国文学大奖。1960年12月,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瑞典皇家科学院主席在授奖词中说道,佩斯之所以获奖,是由于诗人的作品“那振翼凌空的气势和丰富多采的想象,将当代升华在幻想之中”。 佩斯于1975年病故。他在去世前早已把自己的资料、手稿捐给了地中海沿岸的埃克斯市,而且把许多已成形而未最后定稿的诗稿付之一炬。 今年10月,中法两国部分文学研究者将在武汉讨论圣·佩斯的作品。
出处
《外国文学》
1983年第9期34-39,共6页
Foreig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