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产品再生产价值构成的理论考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都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产品扣除生产过程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作为补偿基金外,其余的国民收入就是一个独立的分配范畴,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产品的最终使用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并把非物质生产领域消耗的产品价值,分别归入非生产性积累和社会消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和马克思不同的积累率范畴。
作者
陈志标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出处
《中国经济问题》
1982年第6期23-28,共6页
China Economic Studies
关键词
社会产品
非物质生产领域
价值构成
简单再生产
再生产过程
积累率
补偿基金
性补偿
生产资料
劳动者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周昱今.
对折旧基金性质问题的商榷[J]
.中国经济问题,1982(2):49-50.
2
陈彩虹.
关于固定资产补偿基金几个问题的思考[J]
.财经研究,1991,17(5):36-39.
3
董长瑞.
通货膨胀分配刍议[J]
.学术论坛,1996,20(3):22-24.
4
刘立贵.
提高最终消费率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J]
.内蒙古统计,2000(1):39-40.
5
名词解释[J]
.经济问题,1980(6):52-52.
6
汪海波.
试论生产资料补偿基金的分配[J]
.财经问题研究,1987(8):4-9.
7
田椿生.
论扩大再生产的多种途径——兼论折旧基金的二重性[J]
.经济科学,1983(6):30-35.
8
蒋凌峯.
折旧基金的经济本质是补偿基金——学习马克思对固定资产折旧基金论述的体会[J]
.经济问题探索,1983(3):21-25.
9
韩琳.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
.中国集体经济,2013(34):4-5.
10
智士才.
折旧基金纳入财政收入质疑[J]
.经济问题,1986(4):27-28.
中国经济问题
198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