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杭州(南宋时称临安)自隋朝开始,由于东南经济的逐渐开发,兼以所处的位置在钱塘江下游和大运河的终点,是东南交通的枢纽,因此便成为“珍异所聚”,“商贾并凑”的都市。到了唐朝,贸易更盛,为国内外通商口岸,“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不仅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都市,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诗人白居易赞美杭州和西湖的诗篇,至今犹脍炙人口。唐末五代,中原烽烟四起,遍地干戈,独吴越国钱氏集团采取保境安民,不事兵革的策略,因此杭州免遭战争的破坏,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正如欧阳修在《有美堂记》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2-41,共10页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